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一个民族的复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新时代中国精神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敢于担当、坚忍不拔、攻坚克难、一往无前的“钉钉子精神";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专注,坚持,专业,敬业,淡泊名利的“工匠精神”;“不畏强手、英勇顽强”诠释了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精神、自强不息精神的“女排精神”等。

在中国精神鼓舞下,必将凝聚起中华民族的磅礴力量,迈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步伐,续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辉煌。

结合材料,运用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分析续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辉煌为什么要弘扬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利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解析】 本题以中国精神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中华民族精神这一知识点的把握,着重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把握考查的知识范围是“民族精神的知识”,设问是“分析续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辉煌为什么要弘扬中国精神”。其次分析该材料和设问,根据材料联系课本知识整合答案。具体可从中国精神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的角度回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小康全面不全面,环境质量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生态环境“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如此种种,都是拦路虎、绊脚石。有权必有责,失责必追究,后果必严惩。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扎紧追责的笼子,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才能落地。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健全法制、落实法治,加强监督、加强问责。

结合材料,运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推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落地”。

 

查看答案

朱熹曰:“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下列观点蕴含的哲理与之相符的是

①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②勤迈万里路,善交八方友 

③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 

④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理论探索总是走在实践探索之前 

②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③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没有止境 

④科学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当真理还在穿鞋,谣言已经走遍了天下。”近年来,网络谣言已成为互联网世界里最大的“病毒”,谣言并不可怕,任何谣言都会在真相公开后逐渐淡去。根据材料,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人们对谣言的认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②真理是客观的,要敢于在实践中坚持真理

③要善于透过网络谣言认清事物的本质联系

④真理是具体的,网络谣言在特定条件下是合理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认为人类发色主要由几个已知的基因决定。最近,科学家们新发现了超过100个影响人类头发颜色的基因,打破了此前的认识,这一发现有助于实现通过DNA精准预测未知犯罪者的头发颜色。科学家的新发现佐证了

①人的认识能超越客观条件实现不断发展

②人的认识能力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提高

③人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需要长期的过程

④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不会产生相同认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