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秋分日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在脱贫攻坚的关健时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设立“农民丰收节”,顺应了新时代的新要求、新期待,契合了中国进入新时代的社会发展大趁势;将极大调动起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遗性,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汇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呤碑力量。
2018首届“农民丰收节”,坚持农民主体办节日,充分发挥农民的智想和力量,支持鼓励农民开展与生产生活生态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农民成为节日的主角,农民的节日农民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知识,阐述设立“农民丰收节”的依据。
(2)从社会历史主体的角度,说明“农民丰收节”为什么要让农民成为节日的主角,农民的节日农民乐。
被誉为“最美老太太”俞匡章,97岁时决定做志愿者,99岁生日时,她把亲手织的99顶帽子捐给了有需要的人。老人从另一个维度诠释了志愿精神,志愿服务并非是年轻人的专利,只要有一颗仁爱之心,年龄大小不是问题,哪怕活到一百岁,照样可以从事志愿服务。她的事迹从哲学上表明
①人生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
②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③人生的价值就在于社会对个人的认可
④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社会给他的荣誉大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征。这说明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A. 具有社会性
B. 具有阶级性
C. 具有历史性
D. 因人而异
看风景的人在贪污受贿之后再“看到”的风景就不一样了,漫画《看风景》(作者:何青云)表明
A. 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评价
B.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如影相随
C. 客观事物因人的心境变化而变化
D. 价值观随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有这样一副对联:若不撇开终是苦;各自捺住即成名。横批:撤捺人生。凡世间之事,撇开虚名、幻想、得失,捺住方寸,才能有一颗坚守的心。该对联所蕴含的哲理有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自强不息的精神
②人生道路的选择需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应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价值选择
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新时代的发展需要新的发展理念,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建设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再到今天提出生态文明观,形成“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材料体现了
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②价值判断与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④价值观对认识与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