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4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对《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批复。
《纲要》提出,打造优美自然生态环境。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统筹城水林田淀系统治理,做好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恢复“华北之肾”功能;大规模植树造林,开展国土绿化,构建宁静、和谐、美丽的自然环境;推动区域流城协同治理,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建成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典范城市。
(1)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知识,对雄安新区打造优美自然生态环境的做法加以说明。
(2)有人根据材料得出结论:“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就能建成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典范城市。”运用“意识作用”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一穷二白的年代,他带着算盘、计算尺,和29位年轻人,拉开中国核潜艇研制的序幕;面对人才匮乏、知识空白,他“骑驴找马”,攻坚克难,研制出核心技术;为确保国家机密不被泄露,他隐姓埋名30年,青丝变华发,只给家人留下一串信箱号码。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的人生历程告诉我们
①要把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在一起
②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是看他的物质贡献
③攻坚克难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④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是因为
①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②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最高的价值标准
④发展生产是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018年6月1日,国家领导人在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座谈会上提出,要按照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要求,落实好《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的革方案》,坚定有序推进改革,构建优化高效统一的税收征管体系。从哲学角度看,上述要求旨在
①使经济基础适合上层建筑状况
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③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④使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习近平在梁家河这个黄土高原的村落当了七年的农民,在惠难与共、生死相依的苦难中,他树立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这一生不变的价值追求和崇高的使命担当。这表明
①人的活动具有能动性,是有自觉意识和目的的
②人的社会意识是由其生活的社会环境决定的
③社会历史往往是由人们的动机、目的等决定的
④作为社会意识,价值观是在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产生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的核心位置,是我们党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是基于
①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②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③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④创新是正确认识事物和处理矛盾的关键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