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浙江省教育厅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评价机制,要求学校每学年在寒署假及平时的小长假集中安排研学旅行活动,小学3--4天,初中4一6天,高中6--8天。对此,有些家长表示支持,认为研学旅行很有意义,但有部分家长担心,若是“走马观花”式的研学旅行怕是会变成“只旅不学”。材料说明( )
①对同一个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
②认识的差异根本上来自于实践的差异性
③人们的实践水平决定着人们的认识水平
④受主客观因素影响,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早起人类的生产生活往往依赖河流,视河流为主宰命运之神而顶礼膜拜。工业革命后,人类以河流的主人自居,肆意开发利用河流,遭到河流的报复。今天,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河流的关系,致力于追求人与河流的和谐。由此可见( )
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②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认识必然打上历史和时代的烙印
④实践是有意识的活动,认识是促进实践发展的动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虽只描述了红军的一次战斗,却是对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折射。下列对该词及创作过程的哲学分析合理的是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该词的创作源于作者对娄山关战斗的内心感悟
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词中蕴含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乐观自信精神
③意识是对存在的如实反映,此词真实折射了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④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此词至今仍能激励中国人民走好今天的长征路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2018年6月,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海底环状生态监测观测网成功布放,这意味着我国海洋生态在线监测工作进入新阶段。海底观测网是人类建立的第三种地球科学观测平台,通过它人类可以深入到海洋内部观测和认识海洋。海底观测网
①是人类掌握和利用规律造福自身的产物
②搭建了人类认识与海洋生态之间的桥梁
③是人类征服自然活动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④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提高了认识能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克拉底鲁认为:“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个观点( )
A. 前者承认运动的绝对性,后者否认静止的相对性
B. 前者承认运动的普遍性,后者承认运动的特殊性
C. 前者承认动中有静,后者承认静中有动
D. 前者离开物质谈运动,后者离开运动谈物质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其中“客观实在”是从
A. 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B. 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
C. 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
D. 万事万物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