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日,新版歌剧《白毛女》绽放南京江苏大剧院。这一部歌剧先后有七名曲作者参与创作,尽管时代变了,演员表演风格不尽相同,但《白毛女》所蕴含的追求正义和与命运抗争、艰苦奋斗等精神内核没有丢失分毫。这启示我们进行文艺创作要
①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不再追求经济效益
②弘扬主旋律,又要提倡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③紧扣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精神,反映时代诉求
④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近年来,中国戏曲频频走出国门,唱响国际舞台。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全本京剧《白蛇传》、豫剧《程婴救孤》等,在美、英等国剧院演出,将中国戏曲的曼妙与华美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同时,也把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诚、守信等理念传播出去。这种坚持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的行为旨在
①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②加强传统戏剧对外文化渗透,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③促进中华文化传播,推动世界戏剧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④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外国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国家宝藏》把纪录片和综艺两种创作手法融合应用,通过历史剧方式带领观众“穿越”,实现与“文物制作匠人”的对话,让文物“活”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收视效果。该节目的成功说明
①人类的文化作品离不开电视媒体
②现代科技促进了文化传播手段的根本变革
③文艺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实践
④“活”的文物能充分展现自身的文化价值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17年12月14日,著名诗人余光中逝世。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代表作《乡愁》自创作以来在海内外广为传诵,引起无数海内外华人的共鸣。《乡愁》引起共鸣说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传统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
③传统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至今仍发挥着作用
④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激发出人们的思乡情结和爱国情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1月15日,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召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坚持和加强党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对标党的十九大精神完善中医药发展战略。2018年将通过纵深推进深化医改中医药工作、深化中医药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深化中医药人才发展机制改革,推进中医药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及健全中医药“走出去”行稳致远的机制,为解决当代世界健康问题提供中国特色的文化“药方”,充分激发中医药的发展活力,进一步深化中医药改革。
发挥中医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健康中国中的作用,中医药人必须自信、自立、自强,立足在服务民众健康事业中发展中医药。通过防病治病实践,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使“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精神落到实处。
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真谛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发展战略,深化中医药改革的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际话语权是指以国家利益为核心,就国家事务和相关国际事务发表意见的权利。近年来,中国国际话语权正在不断提升。
习近平指出,“形象地讲,长期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就是要不断解决‘挨打’、‘挨饿’、‘挨骂’这三大问题。经过几代人不懈奋斗,前两个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挨骂’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挨骂”就是在话语权上存在问题。当前,中国发展和治理的势头都不错,但在世界上往往有理说不出,或者说了传不开,甚至国家形象屡屡遭到刻意的丑化,究其原因,缺乏话语权是很关键的因素。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
提升话语权必须处理好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关系,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话语要为国际所认可,就不能总是自说自话、自弹自唱。增强中国特色话语的国际融通,一方面要通过对世界上的主流话语加以借鉴改造,即话语上的“借船出海”。中国的发展没有也不能偏离人类文明发展大道。对于人类文明共识的东西,我们另起炉灶是不明智的。另一方面,如习近平所指出的,“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结合材料,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知识分析我国应该如何提升国际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