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是个好创意,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把单车从有桩变为无桩,提升了骑行便利度,解决了城市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深受欢迎。但是,现在一些共享单车企业遇到了困境,“好创意”没能成为“好生意”,一些单车无人骑行,有的还被丢进城市角落成了无人问津的废铁,盈利前景渺茫。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联系是具体有条件的,好的创意未必就是一项成功的市场行为
②要着眼整体,在将创意变为生意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新业态的影响
③市场作用自有其规律,遇到问题是正常的,优胜劣汰会推动行业发展
④好创意与好生意之间存在对立的方面,因此难以实现双方的统一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据说这是会把很多人问倒的终极哲学问题。对这一类问题的回答
A. 没有答案,因为世界处于永恒变化中无法认识
B. 离不开哲学的抽象,属于对最根本问题的回答
C. 说明对日常生活的一般性概括就是哲学
D. 说明认识外部世界比认识自我更加重要
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请回答下列小题。
1.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蜿蜒腾越于蔚蓝色的海面上,大桥通车后,珠海、澳门同香港间的车程将由3小时缩短至半小时,将珠三角地区连成一片,形成港珠澳一小时经济生活圈。工程的建设者在港珠澳之间
A. 建立了人为事物的联系 B. 建立了自在事物的联系
C. 建立了多样的客观联系 D. 建立了固有的本质联系
2.为了不影响30吨级的航道,建设者建成了世界最长的海底沉管隧道。这是迄今世界最长、埋入海底最深、单个沉管体量最大、设计使用寿命最长、综合技术难度最高的沉管隧道。建设者的活动
①反映了实践活动的能动性
②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③是人们获得认识的唯一来源
④能够推动原有认识向前发展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978年5月中央党校内部刊物刊发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后来这篇文章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在《光明日报》公开发表。自此,一场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在全国展开。这场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为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之所以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因为
A. 认识对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具有指导作用
B. 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世界的过程,也就是追求真理的过程
C. 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了人的认识的不断发展
D. 实践是联系主客观的桥梁,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唐代诗人杜甫诗云:“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英国诗人雪莱则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面对季节变换、冬春交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发出了共同的感叹,这集中反映了
A. 事事有矛盾 B. 矛盾具有多样性
C. 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D. 矛盾具有特殊性
根据天文测算,2018年冬至的准确时间是12月22日06:22:38。请完成下面小题。
1.冬至是中国农历的重要节气,地球绕太阳运行到达黄经270度时就为冬至。但是精确计算地球何时到达这个位置,不仅要计算太阳和地球的运行速度和角度,还要考虑到整个太阳系间其他行星和小天体的引力作用。这集中反映了
①事物间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②宇宙是个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交织的集合
③应当运用综合的思维方法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
④地球与太阳、行星、其他小天体之间的联系具有偶然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冬至后便开始“数九”,北方民间有贴绘九九消寒图的习俗,例如在白纸上绘制九枝素梅,每枝九朵。一枝对应一九,一朵对应一天,每天根据天气实况用特定的颜色填充一朵梅花,既是休闲娱乐,也是气象记录。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冬至习俗世代相传,反映了文化具有继承性
B.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地域不同决定了文化的本质差别
C. 悠闲而又实用的生活美学决定着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D. 九九消寒图流传至今,说明传统习俗对物质生活的影响比精神方面更持久
3.冬至怎么过?北方大部分地方讲究全家吃饺子,南方也有吃汤圆“圆圆满满”、吃年糕“年年高”等习俗。所以有人回答,传统节日无外乎就是“吃吃吃”。关于节日的“吃吃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吃文化”和“节日文化”之间没有内在联系,不能混同
②“新故相推,日生不滞”,传统节日应与现代中国相对接
③传统的节日庆祝方式,能够满足现代社会多样的文化需求
④传统习俗所承载的风土人情和道德伦理,是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