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时代,人类只能用肉眼观测天体,美丽的月亮让人产生了无限遐想;望远镜的发明让人类能够看到月球表面的高山、环形山和平原,首次向世人展示了月球的概貌;“阿波罗”飞船登月以来,人类对月球探测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多少世纪以来的地面观测。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表明
①实践的目的和归宿在于获得真理性认识
②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在每个时期的认识是有限的
③认识的发展需要实践为其提供必要的认识工具
④人类的认识能力决定着实践活动的内容、规模和水平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有人说,世上本无对错,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答案不同而已,我们应该学会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对该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①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正确的,因为真理是相对的
②认为“世上本无对错”是错误的,因为真理是客观的
③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有道理,因为认识受主观因素影响
④强调“从别人的角度看世界”是错误的,因为认识是具体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中国4500米载人潜水器及万米深潜作业的工作母船“探索一号”科考船首航归来,这是我国海洋科技发展史上的第一次万米级深海科考,表明万米深海不再是我国海洋界的禁区,对我国的海洋资源探测、地球化学研究、海洋生物采集等带来深远意义。从哲学上体现了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
③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能动性的活动
④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人们可以探求自然界的终极真理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2017年12月24日,我国的水陆两栖飞机AG600成功首飞。国内共有20个省市、150多家企事业单位、十余所高校的数以万计的科研人员共同参与AG600飞机的研制工作。这表明人的实践活动具有
A. 能动性 B. 直接现实性 C. 客观物质性 D. 社会历史性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人的各种情绪会通过脸色变化表达出来而无需肌肉运动。即判断一个人的情绪可以通过观察其鼻子、眉毛、面颊或下巴等处血流的细微变化,这些变化由中枢神经系统引发。“喜怒难以不形于色”从一个侧面证明
A. 人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B. 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活动
C. 意识与物质可以相互转化
D. 生物的反应形式是意识产生的前提
诗人艾青的自问: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高昂的爱国主义情怀,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恰恰是随着每个人的出生早早便扎根在乡愁里,凝结在故土的草木中。诗人艾青的自问体现了
①意识可以创造出世上所原本没有的东西
②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
③乡愁取决于诗人的感悟和情感
④意识的内容根源于社会实践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