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商务部部长钟山就外贸外资等相关问题答记者问。他的讲话中谈到,中国企业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建立了56个经济合作区,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此材料主要体现了
A. 任何事物之间都可以建立联系
B.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C. 人的主观努力可以摆脱客观条件的制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辩证法依据是
A. 从整体上把握联系 B.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 尊重客观规律
机器人在给人类带来生产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种担忧:人类将来会在智力上被机器人超越,成为机器人的奴隶,甚至被机器人关进笼子,供它们解剖做实验用或供它们观赏。这种担忧否认了
A. 意识的本质 B. 事物的联系 C. 物质的客观性
中国古代思想家很早就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孟子说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堪称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萌芽。孟子的上述观点启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
A. 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佳目标
B. 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
C. 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认为,“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认为,“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赫拉克利特的观点
A. 正确的阐明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B. 正地的阐明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C. 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会导致不可知论
从哲学上看,下列对“发展”理解正确的是
A. 事物性质和状态的改变就是发展
B. 事物量变的结果就是发展
C. 事物前进性和上升性的变化趋向才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