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初读王安石的诗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很不以为然:菊花敢与秋霜凄战,显然只枯不落。于是,他随手续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待调任黄州后,苏轼偶人菊园,只见满地金黄,枝头无一朵枯花,顿觉汗颜。由此可见
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具有反复性的过程
②亲身的实践经验比他人的实践经验更可靠
③认识受人们的实践水平和认识能力的制约
④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上,百米名将苏炳添以9秒92勇夺金牌,再一次让世界惊叹。他曾说:“自己不是博尔特那种短跑天才,更多的是依靠后天个人的努力和科学严苛的训练跑出来的。”作为29岁的老队员他靠着自己坚强的意志为亚洲田径选手增添了希望和信心,这说明①人的意识决定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②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
③正确的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④良好的主观因素是人们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近日,一项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称,哈佛一史密森天体物理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了隐藏在杜鹃47球状星团中心区域的中等质量黑洞,其质量大约是太阳的2200倍。此次发现,为恒星级黑洞逐渐演化为超大质量黑洞的观点提供了更多依据。这表明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发现中等质量黑洞的前提
②对中等质量黑洞的准确预测源自对黑洞形成规律的正确把握
③意识的主动创造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条件
④中等质量黑洞的发现进一步佐证了世界的物质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的王夫之认为:“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王夫之观点的合理之处在于
①认识到静止也是运动的一种形式
②看到了运动和静止的统一
③认为任何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之中
④揭示了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中华民族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因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正确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
②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中华民族复兴梦的决定因素
④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社会变革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力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①
在中国传统哲学两千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依次集中讨论的主要问题大体是:先秦至两汉时期的天人之辩和名实之辩,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有无之辩和形神之辩,宋元明清时期的理气之辩和心物之辩。这些论辩都蕴涵着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和讨论。这表明哲学的基本问题
A. 是人们在生活中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B. 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C. 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D. 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