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3日,据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网报道,随着科学卫生的进步,科学家对人体的认知越来越多,现在科学家称,人体只有43%的细胞属于人类,而其他的部分则是由非人类的微生物细胞群组成。这一发现意义重大,因为它可能改变人们对许多疾病和过敏等一系列情况的认知。同时,由此可能研发出对疾病变革性的新治疗方法。这一事例表明
①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善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
②要重视事物量的积累,防微杜渐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④要解决主要矛盾,发挥新治疗方法在对疾病变革性的主导作用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下列成语与漫画(作者:石松涛)蕴含的哲学道理一致的是
A. 竭泽而渔、杀鸡取卵 B. 坐井观天、盲人摸象
C. 守株待兔、刻舟求剑 D. 固步自封、墨守成规
袁隆平院士领军的“海水稻”团队宣布去年的成绩,其中一种水稻材料最高亩产量达到620.95公斤,超出预期的300公斤。但也有专家们认为他们的研究与“海水”无关,利用“海水”宣传是“浮夸和误导”,丢了科研工作者应该有的严谨、客观。从双方的观点中我们可以认识到
①浮夸会阻碍科研的发展,这是意识反作用的表现
②认为取名关系到科研的成败,这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③争吵不能判断对错,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双方的辩论加强对真理的认识,这是认识反复性的表现
A. ②③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综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这个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表明
①追求真理必须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又推动着实践的发展
③实践不断提出新问题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
④创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源泉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当前,人工智能已进入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航道,正在成为各国极力争夺的科技制高点。在机器人技术方面,工程师们已经创造出多关节机器人,有些机器人具备可以获取周围环境信息的一系列传感器,并能控制这些关节从而越过行进途中的简单障碍。因此有人认为,机器人是有意识的。上述观点
①承认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否认了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③否认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④否认了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十九大报告指出,以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让世界目光再次聚焦耀眼的“东方奇迹”。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创新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黄金五年”,奋力干成了多件长期干不成的“大事”。从唯物论看,这些“东方奇迹”和“大事”
①凸显了实践活动在改造世界过程中的直接现实性
②凸显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③是我国科技工作者做到客观实际与主观意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结果
④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结果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