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国家进行了全面深化改革。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高考也在不断深化改革——从80年代的“大文大理”、90年代的“3+2”模式、2000年的“3+综合”模式、现在各地探索不分文理的“3+3”模式,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这体现了
①坚持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③认识具有循环反复和无限上升性
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曲折性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以色列理工学院研究人员首次通过实验证明,水与光相互作用也能发出激光。这一发现为科学家们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平台,未来可在不到一根头发宽的尺度上研究光与流体间的相互作用,全新的“水——波激光”也可用来研制包含光波、声波和水波的微型传感器,或制作微流体“芯片实验室”装置,用于细胞生物学研究和检测新药。材料表明
①认识的发展是曲折的、前进的
②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③联系具有普遍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④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16年1月25日,S市某医院成功地为患上了“局灶性肌张力障碍”(俗称音乐家手)的专业演奏家李先生实施了我国首列“脑部深电刺激术”。在手术中,患者需要保持清醒,并弹奏乐曲,医生根据患者的表现来确定电极植入患者大脑的最佳位置。这一手术过程体现了
①人手功能是大脑功能的有效延伸
②人体生理活动受人脑意识的影响
③意识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物质活动
④人体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017年10月4日,将会出现中秋国庆喜相逢的情况,“国庆逢中秋”是由闰六月所致。今年是农历丁酉年,因有一个闰6月,10月4日,这是古人为协调阳历与阴历的天数、更好的指导生活和生产而设置闰月的结果。这说明
①世界观决定人们的方法论
②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
③哲学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在中国古代意象系统中,“柳”是一种具有特定美学意义的意象。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乱条犹未变初黄,依得东风势便狂”。出现这些对“柳”的认识的原因是
①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其内容是主观的
②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
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④人的主观世界影响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贵州侗族设计师石昌鸿设计的一组34个中国省市字体标识日前悄然走红网络,有网友评论说,城市文化入画,从这里了解整个中国。在创作贵州字标时,他的脑海里马上浮现出茅台和黄果树瀑布,所以特意把贵字做成酒杯,融入苗族银饰和牛角,色彩则运用渐变表现贵州的多彩和神秘。材料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①独立于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是意识反映的对象
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③通过“思维的眼睛”,我们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
④意识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人脑是产生意识的源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