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8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发挥了更大作用。下列选项...

2018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发挥了更大作用。下列选项中对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能发挥上述作用的传导路径理解正确的是

①降低创新型企业税收标准——企业税负减轻——研发投入增加——产品迈向中高端

②经济建设支出增加——社会总供给增加——企业生产规模扩大——经济稳定增长

③提高高耗能企业贷款利率——企业融资成本提高——盈利空间压缩小——淘汰落后产能

④加大公共服务支出——公共产品总需求增加——公共产品生产规模扩大——满足公共需要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B 【解析】 2018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上发挥了更大作用,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经济建设支出增加,增加是社会总需求而不是社会总供给,②传导错误;提高高耗能企业贷款利率属于货币政策而不是财政政策,排除③。故本题答案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8年,我国造纸行业的环保要求丝毫未见松动,叠加原料价格坚挺、下游需求旺盛等因素,有望进一步推高纸张价格。下列图示(S为供给曲线,D为需求曲线)能正确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我国庆丰收的节庆文化源远流长。顺应亿万农民新期待,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和很多传统节日相比,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的庆祝方式有点不一样。各地以农民为主角、以丰收为主题、以节庆为主线,采用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方式庆贺丰收嘉年华,为乡村振兴增力添彩。比如,黑龙江省绥化市组织水稻开镰大赛,安徽省池州市举办传统农耕文化摄影展,福建省福清市推介休闲农业与生态旅游活动,湖北省黄石市兴办柑桔节,江苏省泰州市评选十大乡贤。

以“中国农民丰收节”为契机,各地利用互联网+绿色农产品模式,有效缓解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使广大农民得到更多实惠。“中国农民丰收节”以现代社会的文化生产方式、表现方式、传播方式、体验方式,让传统农耕文化活起来,促进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有机融合。

(1)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应让广大农民真正成为节日主角。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阐明理由。

(2)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3)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请你围绕“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设计三个节庆主题。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9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正式公布。意见提出要构建全方位的预算绩效管理格局;完善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建立绩效评估机制,强化绩效目标管理,做好绩效运行监控,并开展绩效评价和结果应用。意见还明确硬化预算绩效管理约束。项目责任人对项目预算绩效负责,对重大项目的责任人实行绩效终身责任追究制,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能够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S市统计公报显示,S市GDP增长8.5%,S市人均GDP达12.47万元,S市已经成为全球高收入城市。三十余年的静水深流,S市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模式。据统计,2017年S市民营经济占比70%左右,增加值6067.02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3.5%;S市大部分企业主要依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内需拉动,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是一种典型的内生式发展模式;“S市制造”享誉全球,如机械装备、家用电器、陶瓷建材、纺织服装、电子信息、食品饲料、家居用品制造等行业成为其崛起的根基;S市全市共有国家级产业基地26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10个,中国产业名都、名镇41个,形成了行业高度集中,主业鲜明,簇群化态势明显的专业镇和产业集群。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在三十余年的静水深流中,S市是怎样走出一条独特的S市模式的。

 

查看答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下列对相关措施分析正确的是

①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改革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②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

④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性质与生产力的状况存在不适应的问题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