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它是对自己国家的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材料表明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华的力量
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祖国统一是爱国主义的永恒主题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有分析人士指出,“颜色革命”给相关国家、国际地缘战略格局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颜色革命”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西方文化入侵在“颜色革命”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抵御西方“颜色革命”需要我们
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强基固本
②坚持“以我为主”,抵制西方文化在我国境内传播
③加强中华文化对外输出,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④发挥“主心骨”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首清代袁枚的小诗《苔》被乡村老师梁俊和山里的孩子们在央视《经典咏流传》的舞台重新唤醒。梁俊老师想通过这首诗,告诉山里的孩子们“我们即使拥有的不是最多,但依然可以像牡丹花一样绽放,我们不要小看了自己”。材料表明
①立足于社会实践是综艺节目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优秀文化会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中华诗词文化具有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的特点
④优秀文化可以借助大众传媒等手段发挥积极意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18年4月20日中国青年网报道,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当代中国,网信事业发展突飞猛进。互联网也在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已成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助力器。材料告诉我们
①大众传媒的发展促进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②互联网是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
③科学技术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④现代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A. ②③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
冬至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在长期发展中,中华各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节令文化,北方地区有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有吃米团、长线面的习惯。这表明
①通过传统习俗可以领略到民族文化的韵味
②不同的文化决定人们在实践中的行为选择
③传统节日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④各地域的文化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特色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核心价值观是一国之“维”、一国之“纲”,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旗帜,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这启示我们要
①强基固本,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②弘扬主旋律,抵御一切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社会生活的各方面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