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需要伟大思想家的指引。中国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正是有了孔子、老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人类才从根本上告别了荒昧,走向人文、理性、高贵。社会永远在变化,而今该怎样让人类告别战争、贫穷、恐怖、灾害……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智慧、新的真正哲学。要能指引当代人类,这要求真正的哲学
①能反映新时代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状态
②能够正确地反映时代的任务、要求和历史趋势
③能正确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具体领域规律
④能帮助人们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孟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这两种思想的共同点是
A. 都承认客观事物及其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B. 都承认客观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C. 都否认思维决定存在
D. 都否认存在决定思维
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
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 ③→②→④ B. ②→③→④ C. ③→④→② D. ②→①→③
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A.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C. 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D. 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
历史上关于“形神之辩”有诸多不同的观点。东汉哲学家桓谭认为,“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罗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则说,“如果人的身体源于业已存在的有生命的物质,人的精神和灵魂则是上帝直接创造的”。对二者的观点评析正确的是
①前者属于唯物主义派别,认为没有物质就没有意识
②后者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有一定的合理性
③前者描述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科学的
④后者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意识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
A. ①④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③
17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伽森狄认为“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这一观点
①把具体的物质形态看作世界的本原
②把辩证法与唯物主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③把原子作为世界的本原,无法用来解释社会历史现象
④继承了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基本方向,肯定了物质的客观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