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某省是文化资源大省,但是文化产业不发达。近年来,该省立足自身优势,大力发...

    材料一:某省是文化资源大省,但是文化产业不发达。近年来,该省立足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抓住重塑市场主体这一关键环节,打破地区、部门、行业和所有制限制,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和扶持重点文化企业集团,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和产业集中度。依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学习借鉴全国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将科技运用到文化产业发展中,大力发展高科技型文化产业。

材料二:微商作为电子商务新业态的新兴代表,属于社会化移动电子商务模式,它以个体为元素,以移动互联网及社会化的传播为载体,完成商品和交易的电子商务过程。今天,微商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人,而是逐步形成了一个包括微商产品、微店、微商团队和个人、微商平台、微服务在内的一个生态系统,甚至已发展为一种商业模式。“让失信者寸步难行,让守信者一路畅通。”青年创业者不仅要考虑经济利益,更要严以自律,提升自己。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该省在文化发展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2)结合材料二,为即将成为微商或已是微商的年轻人,就如何做好微商提两条方法论建议。

 

(1)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该省在文化发展中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推动文化发展;②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要求我们集中力量,重点解决主要矛盾。抓住重塑市场主体这一关键环节,培育和扶持重点文化企业集团,抓住了文化强省的主要矛盾;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该省立足自身优势,打造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要求我们坚持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该省注重学习借鉴全国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将科技运用到文化产业发展中,大力发展高科技型文化产业。 (2)方法论建议:可围绕从实际出发、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重视实践、坚持联系的观点等多角度提建议。 【解析】 本题属于模块综合类试题,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和获取信息、探究和阐释事物、调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模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多维度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模块知识,建构知识体系。第(1)问,属于唯物辩证法版块试题,知识限定为矛盾分析法的相关知识,设问指向是该省在文化发展方面所采取的措施,能力要求是“分析”,需要考生运用矛盾分析法的相关知识分析该省在文化发展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并结合材料作答。第(2)问,不属于哲学任何一个版块试题,知识限定哲学原理中的方法论,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整合,归纳能力,设问指向是即将成为微商或已是微商的年轻人如何做好微商,设问主体要提两条方法论建议,考生需要认真研读材料并结合哲学中方法论的知识逐一分析作答。 第(1)问,本小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主要矛盾的地位和作用、坚持具体问具体分析、坚持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考查考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知识限定为矛盾分析法,考生要先归纳矛盾分析法的内容,然后对应相应的原理,考生要认真研读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对应相应的知识点。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求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某省是文化资源大省,但是文化产业不发达。近年来,该省立足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说明该省在文化发展中正确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推动文化发展;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要求我们集中力量,重点解决主要矛盾。该省“抓住重塑市场主体这一关键环节,打破地区、部门、行业和所有制限制,以资本为纽带,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和扶持重点文化企业集团,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和产业集中度。”说明该省在重点解决主要矛盾,坚持文化强省;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该省立足自身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该省“依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说明该省在历史文化上、在区域自然资源上有自己的特点,坚持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要坚持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该省一方面打造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同时又学习借鉴全国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将科技运用到文化产业发展中,大力发展高科技型文化产业。 第(2)问,本小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宽泛,要从唯物论到认识论到唯物辩证法再到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顺序思考哲学原理的方法论,联系材料,舍弃与材料无关的知识点。同时试题设问又进行了答题角度数量上的限制,减轻考生思考和作答的难度。本小问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重视实践、坚持联系的观点、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社会意识的反作用、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等,考生只需从其中的两个角度作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赤字率拟按3%安排,财政赤字2.3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2000亿元。这引发了人们围绕财政赤字占GDP比重不超过3%这一传统控制线的热议。针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常态,我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表示,从金融危机的教训中,需要考虑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是否要作调整,3%的财政赤字率红线是否可以反思调整。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相关知识,分析反思调整财政赤字率红线的原因。

 

查看答案

    材料一:时代在变,高考也在变。招生制度从定向招生到“双轨制”再到实行“并轨”,从赋予高校自主招生权到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再到改变成绩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恢复高考制度四十一年来,高考不断打破“一考定终身”“唯分取人”的窠臼,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

教育部决定,到2020年全面建立新高考制度,更好地发挥高考作为教育改革“指挥棒”的作用,进一步破解科学性、公平性等时代课题。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教育是国之计,也是民之生,影响当下,更关乎未来。

材料二:但高考改革是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形势复杂,任务艰巨,注定充满荆棘。广大考生和家长对改革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使得改革的迫切性也更强。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利益关系的触及将越来越深,对此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对改革进程中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困难要一个一个解决,一个一个克服,既要敢于出招又要善于应招,做到“蹄疾而步稳”。高考改革关系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们要抓住高考改革这一历史性机遇,快马加鞭。

(1)结合材料一,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教育部决定进行高考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因。

(2)结合材料二,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说明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和对待高考改革?

 

查看答案

中医《格致余论》中说,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中医强调“治未病”说明

①“未病”是量变,“已病”是质变,量变比质变更重要

②应注意矛盾双方转化的条件性,创造或改变条件避免“未病”向“已病”转化

③“未病”与“已病”没有严格的界限,因此“未病”与“已病”都要重视

④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未病”与“已病”,提高对疾病的预见性

A. ②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②

 

查看答案

与漫画《凡事走在分寸之前即为“过”》体现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②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李密庵)

③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白居易)

④贪如火,不扑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韩非)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漫画《鹿失其角》体现的哲理有

①要未雨绸缪,提高对事物的预见性

②要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防止片面性

③要正确把握事物的联系,切忌主观性

④割断那些不利联系,促使事物向好的方面转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