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绵延至今,文化生命力和民族凝聚力之所以能生生不息,与对孝道和家庭的重视密切相关,中华民族的“家”文化使人们对“家"有着强烈的热爱眷恋,“孝”文化使人们把赡养老人为之尽孝看作人生之大事。在我国,90%的老年人认为居家养老是自己最中意的养老方式。由此可见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④传统文化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主要创新指标进入世界前列。2018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18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数量连续第九年排在世界第2位,国际论文被引用次数排名继续保持在世界第2位。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科技进步反映我国国际话语权增强
②经济是基础,我国经济实力增强具备了增加科技投入的条件
③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④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德国的产品质量可靠,日本的产品精致实用,美国的产品技术先进……这是一些工业强国注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给世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其实,工匠精神并不是国外的专利品,中国五千年农耕社会精耕细作的文化传统,以宁静致远的文化底蕴、格物致知的志业追求,通过商代的青铜器、汉代的玉雕漆器、唐代的彩陶丝织、宋代的木雕瓷器等,展示了匠人执着追求、工于极致的精神专注,演绎了中国人淡定志业、执着自信的文化秉性。由此可见
①世界各国的传统文化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
②精良的制造工艺取决于严谨认真的文化特质
③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追求卓越的精神基因
④文化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富兰克林曾经说到:“贫穷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以为命中注定贫穷或定老死于贫穷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扶贫要先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从思想上拔掉贫困户的“穷根”,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鼓励和引导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财富、创造幸福。扶贫要先扶志的原因是
①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
③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在扶贫中发挥重要作用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劳动者素质的提升对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中通过观察太阳的周期运动,总结出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变化的规律并用于指导农业生产,是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至今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这说明
①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文化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③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④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和享用者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反腐”成为民间反腐的一股重要力量。一批贪官在网上被曝光后落马,并受到法律严惩。而微博的兴起,则促使更多网友参与网络反腐,不断出现的“反腐微博”逐渐成为贪官现形的重要平台。中央纪委监察部高度重视互联网在反腐败中的重要作用,把它作为反映社情民意的窗口,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材料二“网络反腐”在反腐敗斗争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但其弊端也不容忽视。沸沸扬扬的网络“热点”不断引发争议——到底是“网络监督”还是“网络暴力”?到底是“网络民意”还是“网络炒作”?网络自由的底线到底在哪里?
(1)结合材料一,请你分析中央纪委监察部高度重视互联网在反腐败斗争中的重要作用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请你就公民应如何利用网络行使监督权利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