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8年7月15日下午,国家药监局通报,长春长生在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过程中...

2018年7月15日下午,国家药监局通报,长春长生在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过程中存在造假等严重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GMP)行为,吉林省食药监局已经对此立案调查。此次涉事批次疫苗

A. 不是商品,因为它们被立案调查

B. 不是商品,因为不具备应有的使用价值

C. 如果能交易成功则是商品,不成功则不是商品

D. 是商品,因为生产中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有价值则是商品

 

B 【解析】 本题考查商品的含义。此次涉事批次疫苗在生产过程中因存在造假行为,已经丧失了其使用价值,故不能成为商品,故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被立案调查不是判断是否是商品的依据。C选项表述错误。交易是否成功不是判断是否是商品的依据。D选项认为是商品,故该判断错误,排除。选B。 定义法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并非所有的劳动产品都是商品,也并非所有用于交换的物品都是商品,如果一件物品不是劳动产品,或者尽管这件物品是劳动产品但是没有用于交换,则这件物品不是商品 属性法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凡是商品都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是并非所有有使用价值的物品都是商品 领域法 商品只存在于流通领域,离开流通领域则不是商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中秋节连接着中华民族对于传统价值观的传承,更承载着一个民族共同的情感认同和文化记忆。它滋养了中国人对故土的依恋、对美好的向往、对幸福的追求、对收获的期盼。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材料二皎洁的明月在圆,中国在圆,百姓的日子在圆,建设美丽中国的前程,也在圆。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传承中秋节传统文化,共享美丽中国幸福感,此为亿万国人心底之声。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中秋节是如何凝聚共同的民族情感的。

(2)明月寄托着对国家昌盛,生活幸福的期盼。请你为中秋传统习俗的传承提出两条建议。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18年2月25日,第二十三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文艺表演在平昌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中国作为下届冬奥会主办国,奉献了《2022,相约北京》8分钟文艺表演。

舞台上,借助轮滑运动员滑出的轨迹和高科技实现的影像变化,中国结、中国龙、凤凰、高速铁路、大飞机、航天器等中国元素陆续展示。“北京8分钟”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时代凤貌相结合,既有传统韵味,又有现代特色。表演大量采用高科技手段呈献,实现人工智能与演员共舞,通过互联网与中国普通百姓互动,给人们呈献了一场美轮美奂的视听盛宴。“用世界语境讲中国故事,用科技感诠释中国变化。”让中国故事越讲越精彩。世界上最大又最轻的熊猶木偶、可以与人共舞的机器人,这些新技术,成就了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惊艳的“北京8分钟”。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北京8分钟”文艺表演惊艳平昌冬奥会闭幕式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深刻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中国与世界发展大势,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和平发展。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对于应对全球共同挑战和建设美好世界而提出的“中国方案”。从字面意思来看,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是中国对各国利益交融和相互依赖的现状认知,更是出于对大国全面冲突对抗和世界大战的隐忧的认知。从内涵角度来看,与“新型大国关系”概念相比,命运共同体超越了大国搁置意识形态分歧。从如何实现良性互动的技术层面思考,提出一种超越意识形态更高层次的价值观追求,为全人类的发展指明道路。习近平总书记曾经用中国古语“和羹之美,在于合异”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他强调,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材料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不是偶然的,其重要思想渊源之一,就是中华优秀传文化及其精神价值。中国人民历来崇尚“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理念,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的胸怀,接受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国家之间,过时的零和思维必须摒弃,不能只追求你少我多、损人利已,更不能搞你输我赢、一家通吃。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

(1)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中华传统文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形成的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实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等文件,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始终保持两位数增速,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文化精品,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良好态势。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数量达297.65万户,注册资本14.29万亿元;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数从2012年的3.6万家发展到2016年的5万家,实现营业收入80314亿元。2016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8071亿元增加到30254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元,占GDP的比重从2012年的3.48%提高到4.07%。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突飞猛进,不仅在国内开枝散叶,而且香飘海外。党的十八大以来,立足于民族文化自信,搭载文化产业发展快车,我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国际传播能力实现了大幅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作用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

 

查看答案

为顺应新时代的新要求、新期待,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以汇聚起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磅礴力量。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有利于

①展示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

②表达农民情感,助力乡村振兴

③复兴农耕文化,弘扬农耕文明

④发挥农耕文化对现代农业引领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