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债券是企业或政府筹集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
商品价格变动引发生产要素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流动有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通常条件下,外汇汇率下降,本国企业商品出口有价格优势,有助于扩大出口。
中央政治局于2013年12月30日就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进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习近平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较实力,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从思想道德抓起,从社会风气抓起,从每一个人抓起,要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材料二《人民日报)于2014年2月18日载文《文化软实力硬“中国梦”才实现》指出,永葆文化生命力,夯实“中国梦”的文化根基。在历史的变迁中,许多东西都灰飞烟灭.唯有文化以物质或非物质的形态流传下来,成为永恒的印迹。中华文化生生不息、历久弥新,深深烙印着中华民族赓续五千多年的生命力。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基因和精神标识。纵现中华文明发展史,为什么每当外敌入侵和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众志成城?为什么分裂割据总是走向统一?为什么历经贫弱最终却走向强盛?这都可以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中找到答案。
材料三有专家指出,增强文化凝聚力。才能熔铸“中国梦”的价值内核。而文化凝聚力来自于人们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追求。要从团结动员全社会力量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高度来谋划和推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治国理政的方略中,落实到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中,融入国民教育和各类文化服务中。
(1)结合材料一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相关知识,谈谈怎样才能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为永葆文化生命力,夯实“中国梦”的文化根基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3)结合材料三,从价值观角度,说明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2014年1月1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原则通过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会议指出,目前信用缺失仍是我国发展中突出的“软肋”。制假售假、商业欺诈、讨债骗贷、学术不端等屡见不鲜,广大企业和公众深受其害。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改善社会信用状况。
材料二会议要求,全面推进包括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等在内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基础建设,制定全国统一的信用信息采集和分类管理标准。推动地方、行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及互联互通;用好社会力量,形成全社会其同参与、推进信用体系建设的合力;加快推动立法,使信用体系建设有法可依。
(1)结合材料一,运用“市场经济”的知识,分析国家为什么要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并从《经济生活》角度,分别说明国家、企业和公民在建设社会信用体系中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政府是如何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各个领城各个环节改革的关联性和互动性明显增强,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这要求我国在进行改革时做到
①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②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统一
③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
④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统一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