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引领,我国文化遗产界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2018年10月25日-28日,为期4天的第24届法国国际文化遗产沙龙在巴黎卢浮宫举行。来自中国的苏扇、象牙雕刻、刺绣、编钟等传统工艺品成为现场展览的一大亮点,展现了中国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也有助于推动中法关系的深入发展。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中国传统工艺亮相法国国际文化遗产沙龙的意义。
(2)从文化角度说明如何加快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材料一著名作家王蒙说:“读书不仅仅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一种享受,一种生活态度。”,中国人历来重视阅读,书籍对于个人,对于社会,对于国家,都是进步的阶梯。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要从读书开始。
材料二第十二届中国(南宁)国际园林博览会于2018年12月6日开幕,会期为6个月。园博园的顶蛳山遗址博物馆,是以展示新石器时代贝丘文化为主题的专题性博物馆,也是集文物发掘、保护研究、展示教育和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现代文化设施,是南宁市地域性文化特色的又一重要展示平台。与往届园博会相比,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新增了城市建设发展主题展,通过城乡建设40年、城市走进新时代、创新发展等七个主题,展示了改革开放40年来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体现了新时代、新理念、新发展的主题。
(1)结合材料一,请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谈谈你对“读书不仅仅是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更是一种享受,一种生活态度”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说明中国园林博物馆的布展应体现中华文化的什么特征?形成中华文化这一特征的原因是什么?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5年多前,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十八洞村时,提出“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十八洞村通过举办“道德讲堂”、考察学习和培训等活动,增强了自主脱贫意识和创新能力。扶贫先扶“精气神”是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的重要经验。某村是改革开放初期有名的先进村,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充裕的物质生活。不久,奢靡现象开始抬头,并愈演愈烈,乡风日下,价值观念下滑,没过几年,该村经济变得衰退、凋敝。最近,该村村委会下大力气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好家风 好家训”活动,凝聚起向上、崇善、爱美的强大正能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传承乡村文明,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支持家乡建设,该村又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乡村和最美乡村”。
(1)运用文化对经济作用的知识,说明十八洞村扶贫先扶“精气神”这一经验的合理性。
(2)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阐释该村村委会做法的合理性。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蕴含着中国人民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信心。它极大地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精神标识!材料表明:改革开放精神
①继往开来,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立足于中华优秀文化,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
③与时俱进,极大丰富和发展了民族精神
④锐意进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下图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①民族精神贯穿爱国主义的各个方面
②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③爱国主义是鼓舞中国人民奋斗的旗帜
④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始终是一致的
A. ②③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但一些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表明
①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②应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③文化能反作用于经济
④要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