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大数据、可穿戴设备……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通过营业执照的名称和经营范围来体现经营内容的创新性。但中国现行的行业管理通用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已经滞后,多数新兴行业超出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所划分的行业类别,缺乏统一行业分类标准,导致登记和确认无规范可依、无先例可循。为此,政府要:
①与时俱进,对新产业、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
②阳光透明,坚持以政务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
③求真务实,完善问题发现、解决机制,优化发展环境
④转变职能,简化公共管理程序、提升公信力和执行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性改革,既要持续改善基础设施等硬环境,更要在提高服务水平、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等软环境上有新突破。某市的下列举措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是
①优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更加注重强化管理职能
②深化“最后一公里”改革,分类管理,简化相关项目行政审批
③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网上事务办理普及化
④注重服务,弱化监管,深入推进实施“放管服”改革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018年12月22日,国务院正式发布《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该办法出台前,有关部门先通过实地调研掌握第一手资信,并以无方案征求意见方式广听民声:方案形成后再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并据此进行修改完善。该暂行办法出台的过程,体现了
①政府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的工作方法
②有关部门积极推进民主立法,提高立法质量
③政府拓宽决策信息收集渠道,保障决策的科学性
④我国民主的真实性,保障人民的参与权和决策权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街道乡镇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主阵地,是社会治理中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街乡一旦遇到什么急难解决的问题,只要让街乡党组织“吹哨”,就能唤来相关职能部门的“报到”,与基层一起解决问题。某地探索出的这一基层治理机制被形象地称为“街乡吹哨、部门报到”。该做法
①赋予基层政府更多权力,使各部门做到下沉基层
②突显了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功能
③发挥了多元主体参与基层治理的作用
④旨在提高基层国家机关的行政效率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019年3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求是》杂志上发表文章《在新的起点上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指出,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初心,就是要把增强对公权力和公职人员的监督全覆盖作为着力点,推进反腐败工作制度化、法治化,实现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有机统一,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由此可见,深化监察体制改革:
①是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②根本目的是将反腐败工作制度化的成果上升为法律规范
③是强化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职能,健全监督体系的有效途径
④有利于构建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017年12月,刘某向其所在镇政府提交要求公开辖区内房屋拆迁信息的书面申请,该镇政府在收到申请后却未回复。随后刘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决镇政府公开自己提出的申请事项。最后,法院依法判定该镇政府在30日内对刘某的申请作出答复。这启示政府应该
A. 转变职能,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
B. 政务公开,切实保障公民知情权与质询权
C. 审慎用权,接受司法机关监督并对其负责
D. 依法行政,增强工作透明度与公众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