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国务院推出“简政放权,我来@国务院”意见征集活动以来,从黑龙江漠河到海南三亚,从北京的胡同到四川的羌寨……数万个地方、数万人都在@国务院。每一个@国务院的地方,都呈现出一点光,更多的光点汇聚,便点亮了中国。这一活动
①有利于凝聚社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②说明我国民主具有真实性和广泛性
③有利于扩大和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
④说明公民积极履行建言献策的义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中共中央关于全国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这意味着
①法律要代表公民的意志
②法律要造福人民和依靠人民
③政府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④公民要树立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法制意识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18年5月10日,中宣部部长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文化自信,担当责任使命,锐意改革创新,推动新时代文化改革发展开创新局面。这是因为
①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
②文化自信是民族发展中基本、深沉、持久的力量
③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④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政治保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习近平在给南开大学新入伍大学生的回信中指出,自古以来,我国文人志土多有投笔从戎的家国情怀。抗战时期,许多南开学子就主动奔赴沙场,用鲜血和生命诠释了爱国、奉献的精神内涵。如今,你们响应祖国召唤参军入伍,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为广大有志青年树立了新的榜样。这说明
①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②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
③爱国主义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
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中华文化有极强的包容性,既求同存异,又兼收并蓄。这种包容性,既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和睦相处,又能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理解。下列能体现中华文化包容性的是
①《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汇
②“孔子学院”“鲁班工坊”掀起中国文化热
③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前列
④岭南文化同异质文化嫁接形成独特流派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在文化交流中我们所崇尚的“见贤思齐”与有些人所主张的“外来文化是先进的文化,应该照搬过来”是有本质区别的。二者的对立主要表现在
①是否承认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
②能否借鉴和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
③是否承认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④是否保留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