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讲究在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基础上追求“象外之象”的意境美。刘禹锡提出的“境生于象外”,是中国画关于意境论的一个重要论点。他认为,境离不开象,又不等于象,而是超越于画中物象之外的深层意蕴。根据材料,下列关于“境”与“象”的关系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境”是对“象”的本质的反映
②“境”与“象”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③“境”是对“象”的能动反映
④“境”是对“象”的艺术再现和创造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漫画《井》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在对立中把握统一,保护和利用水资源
②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借助工具利用水资源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利用水资源
④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思考。有学者这样写道: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前,这些观念就会紧随并支持你们。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后,它们便会拉着你们向前。如果你们逆着时代观念而行,它们就会将你们推翻。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①把握时代脉搏的哲学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
②反映时代客观要求的观念可以支配社会的发展
③物质的存在方式决定时代观念的变化发展
④时代观念对人们的作用体现了意识的能动性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我国古代经典著作和历史典故中的许多成语,简短精辟,蕴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下列能够同时体现哲学史上“两个对子”的是
A. 理在事先与断章取义,瑕不掩瑜与本末倒置
B. 实事求是与掩耳盗铃,沧海桑田与刻舟求剑
C. 防微杜渐与微不足道,盲人摸象与鬼使神差
D. 返璞归真与审时度势,唇齿相依与乐极生悲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美有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徐悲鸿用“骏马秋用冀北,杏花春雨江南”这副对联作了精妙的概括。每句以三个具体形象,分别象征两种截然不同状貌的美。前者是“气概”,后者是“神韵”;前者是动态的刚性美,后者是静态的柔性美,把中国人的审美意境表达得十分传神。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①中国传统文化能够鲜活地表达中国的审美
②文化的价值就在于深切体验不同的审美意境
③文化因自然因素的不同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④不同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达·芬奇说:“艺术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飞。”这表明
A. 科技是艺术发展源泉 B. 科技是推动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C. 科技是艺术创新的动力 D. 艺术是科技发展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