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制改革已步入深水区,特别是个人所得税、房地产税都需要接收、处理和分析海量数据。没有信息化手段的支撑,全面深化税制改革就无法推行。”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胡怡建说,十年磨一剑的金税三期,为实现税收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支撑。国家税制改革( )
①目的在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②是通过实施财政政策,促进相关行业产品结构调整 ③有利于节能环保,引导人们科学消费 ④表明政府通过经济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财政投资乘数效应是指政府财政投资支出的每1元,通过市场可以形成大于1元的对物品和劳务的总需求。下图是财政投资乘数效应的过程示意图。根据所学经济知识,图中a、b、c处依次应该填入( )
①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加 ②企业增加投资,居民消费增长
③企业生产扩大,就业增加 ④市场需求扩大,居民消费增长
A. ③→②→① B. ①→③→② C. ③→④→② D. ④→③→①
2016年全国财政主要支出项目情况:教育支出21395亿元,增长11.4%;科学技术支出4301亿元,增长8.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119亿元,增长4.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801亿元,增长12.8%;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0792亿元,增长18.4%;城乡社区支出16546亿元,增长27.4%;农林水支出13310亿元,增长10.6%;住房保障支出5143亿元,增长18.4%;债务付息支出4107亿元,增长41.2%。这主要表明财政( )
A. 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B. 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拉动经济增长
C. 大量投入基础设施行业,合理配置资源
D. 是巩固国家政权、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保证
多年来城乡收入差距是缩小的,因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这有利于中等收入群体扩大,但最近出现了新的趋势。据统计数据,2016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35元,同比名义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3%,低于6.7%实际经济增速。同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98元,同比名义增长8.4%,实际增长6.5%,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分别高于城镇居民0.6和0.8个百分点。这表明在我国( )
A.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加
B. 收入分配实现公平
C.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尚未实现同步
D. 城乡收入差距基本消除
劳动分配率是企业人工成本占企业增加值的比重,对工人个体而言,体现了劳动者工资水平。通过比较我国和部分主要国家劳动分配率(见下图)可以看出,我国( )
A.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偏低
B. 应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C. 必须健全以税收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D. 要完善分配制度,形成合理有序的再分配格局
杭州、宁波等地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实行的“土地换股权”模式得到有关部门、专家肯定。“土地换股权”模式的实质在于,在农村土地流转和村办企业建设的过程中,农民可以将土地承包权作为资产入股,并享受分红。对该模式理解正确的是
①产生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
②产生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
③改变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性质
④有利于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