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一直是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如今,大量中国优秀的电影作品也开始走出国门,不仅在海外收获了喜人的票房成绩,也向世界人民展现了中国当代主流价值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走出去” 要讲真实的中国故事,同时也要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这体现了中华文化“走出去”要
①打造出大量真正体现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文化精品
②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源
③保持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学习和借鉴国外文化成果
④坚持共性和个性的统一,积极寻找中外文化的共鸣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色彩绚丽的舞蹈《中国瓷》,叹为观止的空心连笔书法,奇巧柔美的杂技软功…… “文化中国·四海同春”艺术团在中国农历新年之际,为生活在比利时的华侨华人和当地民众带来了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表演。比利时著名音乐家钢琴演奏并用中文演唱《月亮代表我的心》,引来台下观众的一片和声。这是一次中比文化交融的盛宴。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
②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④缩小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推动世界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纪录片《航拍中国》以空中视点观看辽阔的国土,自然地理牵动人文历史,尽览锦绣中华,带给观众一个普通视角难以企及的视觉奇观。这些奇观或掩藏在人类无法通过陆路到达的区域,或被日常生活所遮蔽。该片播出后广受好评,增进了很多人对自己所生存的这片国土的热爱。《航拍中国》之所以广受好评,是因为
①现代传媒极大地提升了中华自然与文化景观的魅力
②现代传媒丰富和扩展了中华自然与文化景观的内涵
③该纪录片蕴含的价值理念点燃了人们的爱国情怀
④该纪录片以文化载体的形式全面再现了中华文化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近年来,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的案例不胜枚举。《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国诗词大会》等荧幕热播,获年轻观众点赞。近600岁的故宫,坚持让文物“活起来”的目标,近年推出众多文化创意产品,从“胶带”到“冰箱贴”,一年卖10亿,不少产品成“网红”。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启示。这说明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②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③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标志
④要把文化遗产转化为经济资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德国姓氏在德语里都代表一门手艺:制鞋匠、裁缝、铁匠、磨坊主、石匠。老师傅带几个学徒做手艺曾是德国人的职业常态,如今工业化取代了小作坊,但“手艺人”的基本精神没有变。人们常常用“严谨”“认真”等字眼形容德国人,认为这种性格塑造了德国特色的制造业,其实德国人也在“德国制造”中被重塑。可见
①中德两国的传统文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
②精良的德国制造取决于严谨认真的德国文化
③德国姓氏文化中包含着传承至今的精神基因
④工匠精神影响着德国人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水书”是水族先民创制的一种独具一格的雏形文字,水族语言称其为“泐睢”。它是水族民间知识、民间文化的综合记录与反映,涉及天文历法、原始信仰、伦理道德、生产生活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主要流传于西南地区的水族聚居地。水书文化( )
①具有鲜明民族性,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②是水族先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并享用的文化
③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见证
④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是由水族生存的地理环境决定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