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进入中国后,经过知识分子的共同努力,佛学义理与中国本土文化得以完美融合。最终,本土化的佛家思想同儒家、道家等中国传统思想一起汇入了中华文明的汪洋大海。佛教文化的“本土化”
①体现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
②展示了中华文化强大的凝聚力
③实现了不同文化在和睦中交流
④增强了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认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个中华文明存世5000余年的重要例证得到全世界的认可。该遗址真实展现了新石器时代长江下游稻作文明发展程度,揭示了良渚古城遗址作为新石器早期区域城市文明的全景,是太湖流域一个早期区域性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据此可知中华文化
①灿烂辉煌,引领风骚
②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③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④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9年5月15日,国家图书馆举办了“甲骨文记忆展”。此次甲骨文记忆展特地从3万多件甲骨馆藏中,挑选出了65件代表性珍品。这些珍品具备深厚的历史内涵和时代特征,其内容除涉及祭祀和战争主题之外,还包括农业、田猎、气象、疾病、生育等。材料反映出甲骨文
①是人类文化的基本载体
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④是中华传统文化持续发展的保障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仍在广泛采用的意音文字,也是唯一一个一脉相承至今,不曾断绝的古文字。随着社会的发展,每年又有大量的新词被创造出来。如“秒杀”“刷脸”“高铁游”“移动支付”等,不断刷新着汉语的词库,折射出社会和文化的变迁。这表明汉语
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②立足实践,反映时代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源于生活,引领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深深融入人民生活,我们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习近平这一论断强调的是:
①文艺的发展取决于文艺创作方法的创新
②人民的聪明才智是文艺创作的根本动力
③深刻反映生活本质的作品才是有价值的
④深入实践才能够创作出优秀的文化作品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自古以来,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田园梦。但如今,乡村与梦中田园已经在工业文明的潮推浪卷中渐行渐远。如何使乡村保持乡韵,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道考题。破解这一考题需要
①宣传乡村文化的价值,制定合理的乡村文化保护发展目标
②在继承中发展乡村传统文化,保持乡村文化的特色
③对乡村中的古迹进行保护性开发,做到“修旧如新”
④加大对乡村文化保护的财政支持力度,保障乡村文化源远流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