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指出,一些地方的爱国主义教育过多地突出历史上的屈辱而较少地关注当代中国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要更多地宣传党和国家事业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让人民更多地看到曾经落后挨打的中国已经雄踞于世界民族之林,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①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应该与时俱进,有利于增强人们的文化和道路自信
②民族精神的发展是一个海纳百川的过程,爱国主义教育应吸取优秀文明成果
③我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弘扬爱国主义必须夯实传统文化根基
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宣传国家伟大成就有利于增强民族复兴的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烈士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财富。一段时间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沉渣泛起。社会上质疑英雄烈士、歪曲历史的现象和行为不时出现,造成了恶劣影响。为此,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这
①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以培养英雄和先锋为着眼点
②有利于弘扬和传承革命道德,使其基本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③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说明立法努力回应社会关切,国家必须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凤凰卫视与故宫博物院创新思路,创制了《清明上河图3.0》。这一展演挖掘长卷原作的艺术神韵、文化内涵与历史风貌,融合8K超高清数字互动技术、4D动感影像,以及各种艺术形态,实现观众与作品的多层次交互,让人们在新颖的感受中领略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吸引了更多的人到故宫参观。这表明
①推进文化创新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②利用现代科技能够推动文化的继承和传播
③科学技术丰富发展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技作用日渐突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9年9月投入使用的普通高中语文部编教材,从古风、民歌、绝句、律诗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魏晋辞赋到唐宋明清古文,从文肓小说到白话小说,均有呈现。该教材共选人古代诗文67篇(首),占全部选文数(136篇/首)的49。3%。可见,部编语文教材的使用
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②发挥了教育传递、沟通和共享文化的功能
③凸显了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
④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安静幽雅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周到悉心的人文关怀、正气充盈的家风家教……在高明的教育工作者看来,一切场合、一切载体、一切方式,都是隐性教育可以融入、嵌入、渗入的地方,只要用心用力用情,就能收到“不言之教胜于教”的效果。由此可见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对人的教化和培育离不开合适的教育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国务院近日批复同意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6地新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这一战略举描一方面是为了推动我国对外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推动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一个活力四射的经济圈正在形成。这表明( )
①周边国家能受益于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我国维护自身利益同时兼顾他国的所有核心关切
③促进国家间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重要目标
④实现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落脚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