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下列选项符合唯物主义发展顺序的是( )
①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②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③所谓理与气,此决是二物。若从理上看,则虽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
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A.①→②→③ B.②→①→④ C.③→①→④ D.④→②→①
科学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
A.尊重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肯定无产阶级历史作用
B.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推动现实世界发展
C.是无产阶级的认识工具,来自实践并为实践服务
D.不仅正确地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强调改造世界
“道,犹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与此哲学观点相通的是
A.自然从来不飞跃 B.物理不外于吾心
C.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D.动之端乃天地之心也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70年前,西柏坡精神产生于中国革命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在中共中央进城前夕,于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同志提出“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它集中体现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彻底革命精神,体现了头脑清醒、目光远大的胜利者图强自律的精神。“两个务必”的号召,警示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
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到西柏坡调研,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坚持“两个务必”,把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的要求,落实到履行职责的各个环节。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教育全党要经得起新的历史阶段的考验,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西柏坡精神一直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西柏坡人也将红色精神代代接力,不断深挖红色文化,提升旅游服务内容和品质,许多人慕名来到西柏坡革命圣地,探访赶考足迹、寻找前行力量。游客逐年增多,西柏坡全村发展多种经营,现在村民人均年收入也达到了一万多元。2018年9月,西柏坡所在的平山县脱贫出列,摘掉32年的“贫困帽”。从70年前的“进京赶考”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切实把西柏坡精神研究好、继承好、发扬好,努力走好新时代“赶考”路,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1)结合材料,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分析西柏坡精神是我们党的精神财富的原因。
(2)请就新时代青年学生如何“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提出两条建议。
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开幕。大会主题是“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充分体现了兼收并蓄、共同进步的文明理念。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探讨了继承和弘扬亚洲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以文明互鉴推动和谐、和平与繁荣,创造和而不同的社会;为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注入文明力量。
中华文明经历数千年变迁,始终一脉相承与各种古老而多元的亚洲文明交相辉映。古代丝绸之路带来了亚洲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和共同进步;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中国为应对全球挑战、促进和平发展提出中国主张、贡献文明方案,积极实施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和亚洲影视交流合作计划,打造智库交流合作网络,创新合作模式,实施亚洲旅游促进计划等,为促进亚洲经济发展、增进亚洲人民友谊贡献更大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是如何推动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的。
在对外开放中,中国正在以更为成熟、稳健的步伐走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随着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的深刻演变,国际社会各方对人类和平与发展前景既有期待、也有忧虑,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
大国外交实质体现的是“大国担当和责任”。今年中国举办的四大主场外交圆满收官。国家主席习近平连续出席四大主场外交活动,为世界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增添中国动力。2018年仲春时节,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式作重要主旨演讲,发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强音;孟夏之时,习近平在上合组织扩员后召开的首次峰会——青岛峰会上,同与会各方论“上海精神”、提中国方案、谋地区合作、绘发展蓝图;金秋时节,习近平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的主旨讲话,再次向世界昭示中非“携手共命运、同心促发展”的坚定决心;立冬之际,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主旨演讲中明确提出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新举措,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更多信心。
2018年中美之间贸易摩擦和争端不断升级,中国有理有利有节的反制,有力维护了国家和企业利益。此外近年来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针锋相对、在南海仲裁问题的有力回击、在印度非法入侵问题上的当仁不让,在外部势力干涉新疆事务,干涉中国内政上的坚决反对,都表达出了坚定的“中国态度”;过去的几年,我国成功组织9次海外中国公民撤离行动,处理100多起中国公民在境外遭遇绑架或袭击案件,受理各类领事保护救助案件近30万起,充分彰显了“外交为民”的大国带给自己公民的自豪与自信。
结合材料,运用“主权国家与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在对外交往活动中是如何践行“大国担当和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