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作为农耕文明的优秀代表,是我国黄河流域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对太阳、气候、土地、水域等因素观察的智慧结晶,至今在中国人的生活中依然有着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从哲学角度看,“二十四节气”( )
①作为自然规律,支配着自然界的变化
②作为真理性认识,推动生产实践的发展
③作为哲学智慧,是对古代社会生活的概括和总结
④作为精神财富,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东坡在《赤壁赋》中写到:“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下列说法中与苏东坡观点相近的是
A.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D.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唐朝边塞诗人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对这句千古名言理解正确的是
①诗人在这里描写的是雪景,并不是写真的梨花开的情景,这里强调了反映客观事物的形式是主观的
②诗人把雪景想象成满树的梨花盛开,说明人们的想象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
③雪景在这里被诗人想象成了满树梨花盛开,说明想象源于作者的情感
④雪景在这里被诗人想象成了满树梨花盛开,体现了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文字学家对“正” “直”两个字的甲骨文起源做 了如下解释:“正”的上半部代表目标,下半部是“止”,指人的脚,如果脚冲着目标走,走的就是正路。“直”的下半部是“目”,上半部是直线,表示人的目光是直的。“正”“直”二字合起来,就是目不斜视,奔向目标!这启示我们
A.关注社会,就不至于在现实生活中迷失方向
B.德是做人之本,要端正目标,践履笃行
C.人生之旅,应勇往直前,不该踏上曲折的路
D.夯实学识根基,就能在未来引领社会正气
“基因编辑婴儿”“人工智能作恶”……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给人类带来健康、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为此,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技术伦理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进行反思,希望科学技术能够真正造福人类。材料启示我们
A.哲学源自于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C.具体科学每一次进步都推动哲学的发展
D.具体科学需要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
2018年4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以立法形式对英雄烈士进行保护,并写入相关条款打击“精日分子”(指极端崇拜日本军国主义,在精神上将自己视同军国主义日本人的非日籍人群),以法律的名义,捍卫英烈荣光。该法的实施有利于
①维护英烈尊严,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②弘扬民族精神,充分发挥“主心骨”的指导作用
③提升国家观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营造文明氛围,从根本上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