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流浪地球》自上映以来,国内票房已突破40亿元人民币。该片引人瞩目地摆脱了美式科幻片主导的逃离地球范式,独创崭新的流浪地球范式。影片在硬科技的故事框架下,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一百代人的流浪地球计划投射出中国人自古崇尚的愚公移山精神;对地球未来命运的思考具有未雨绸缪的现实意义,显示出一种中国思考与中国担当。该片之所以成功,原因在于
①敢于创新,独创的流浪地球范式是对美式科幻的辩证否定
②继承传统,发挥了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③尊重规律,实现了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联系的相互转化
④未雨绸缪,思考地球未来命运发挥了意识的主动创造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对民族复兴作出了深刻动员。为此,我们应该
①坚持自强不息,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
②提高个人素质,在劳动和奉献中肩负起民族复兴重任
③顽强拼搏,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④坚定理想信念,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紧紧联系起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在跑步时带上垃圾袋,在慢跑过程中清理行进路线中的垃圾,达到健身和保护环境的双重目的。如果说过去单纯的跑步是为了让自己身体更健康的话,那么这种“拾荒慢跑”则是在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同时,也让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由此可见
①人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使世界变得更美好
②价值判断和选择对人们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③从小事做起,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准备
④更符合绿色环保理念的“拾荒慢跑”将逐渐取代单纯跑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19年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垃圾分类迈入“硬约束”时代。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垃圾分类投放正在改变居民传统“一包丢”的习惯,对社会发展与进步有着深刻的影响。从唯物史观角度看,条例的实施
①发挥了社会意识的主动创造性,推动创造理想的世界
②顺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③会制约人们的行为选择,成为人生的重要向导
④能不断地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的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剖麻雀”是毛泽东对典型调查方法的形象比喻。他指出,“要从个别问题深入,深入解剖一个麻雀,了解一处地方或一个问题”“往后调查别处地方或别个问题,你就容易找到门路”。下列观点与“解剖麻雀”蕴含哲理相近的是
①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②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③异病同治,同病异治
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文章指出,总的看,脱贫攻坚成效是明显的,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这一论断反映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相互分离
②我们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③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
④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