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目的的真正实现首先要使每一经济主体的行为纳入社会生产目的的轨道,而要做到这一条,必须依靠一套由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共同组成的行为规范体系。这里所说的外部条件主要是指
A.统一的行政使命令
B.人们的道德自律能力和守法习惯
C.社会经济活动必须有健全的法律和完善的制度
D.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根据我国国情、顺应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而做出的历史性选择。这一历史性选择将
A.促进社会整体经济效益提升 B.实现以环保为中心的发展方式转变
C.大幅度提高传统工业的产值 D.使新兴工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
要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真正落实到基层,为改革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如下内容
A.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B.统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C.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D.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上海市从2016年4月1日起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失业保险金标准、有关就业补助标准、工伤保险标准等等。其中,最低工资标准由2020元提高到2190元。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属于经济活动中的
A.生产活动 B.交换活动
C.分配活动 D.消费活动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提“乡村振兴战略。”并把它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庄严地写入党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对此全面部署。
材料一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仍存在供给与需求严重错位的现象,问题主要表现在:产品种类单一,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益亟待提高,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精端产品稀缺;产品安全性欠缺,农药化肥使用过量。乡村振兴必须要解决供需错位问题,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1)针对材料中的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应如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材料二乡村振兴,文化同行。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文化强势来袭,传统乡村文化生存的土壤发生改变,乡村文化面临衰微的境地。当下,人们往往感叹乡风不再、乡俗无依、乡愁难觅。毕竟乡村文化建设绝非简单的输入,真正的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在田野上、在村庄中、在村民的乡村文化自信中找回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
(2)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联系材料,谈谈你在“真正的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在田野上、在村庄中、在村民的乡村文化自信中找回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中获得的启示。
材料一近年来,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引领,我国文化遗产界的国际交流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2018年10月25日—28日,为期4天的第24届法国国际文化遗产沙龙在巴黎卢浮宫举行。来自中国的苏扇、象牙雕刻、刺绣、编钟等传统工艺品成为现场展览的一大亮点,展现了中国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也有助于推动中法关系的深入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中国传统工艺亮相法国国际文化遗产沙龙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