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灶清香拜九霄。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生盆狄烈轰鸣竹,守岁筵开听颂椒。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透过《除夜》这首诗,我们能够感受到,庆祝民族节日
①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②可以消除各民族文化差异
③能集中表达民族情感
④是一个民族凝固的艺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孔子学院被誉为“中国最好最妙的出口产品”,妙就妙在中方不唱“独角戏”,而与外方共唱“二人转”:我方主导、民间运作、中外合作、互利互享,中外高校、中小学“结对”办学,中方院长、外方院长携力推进,“融入外国主流”。可见,孔子学院的成功是基于
A.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国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借鉴
B.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是提升文化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
C.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和随之带来的软实力的提升
D.促进中华文化传播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
有人认为,偌大的中华,如果没有一种道德的凝聚力,那么各种啼笑皆非将俯拾皆是,一个没有独立文化的民族犹如一盘散沙,只能在屈辱中生存,在解体、灭亡的边缘徘徊。这一观点说明
A.文化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B.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C.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突出
D.文化的力量熔铸于民族的凝聚力之中
以“让园艺融入自然让自然感动心灵”为办会理念的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将于 2019 年 4月 29 日在北京市延庆区开幕。本次园博会将以园艺为载体,积极传播和发展中国园艺文化,推动我国由园艺生产大国向园艺产业强国迈进,同时,园博会也将汇聚世界各地独特的园艺特色和地域文化,促进国际园艺合作。本次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将有利于( )
①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
②加强对话交流,增进对外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③丰富文化传播手段,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④展示文化多样性,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研究表明,世界文化潮流有一个规律性,那就是世界各国跟着世界经济前三名走。这一研究成果显示
A.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
B.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C.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
D.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乡土中国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农村,也是整个中国社会文化的基本特性。据统计,中国每天消失的村落有80至100个。在急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毫无节制地膨胀,农村被一步步地蚕食。割裂的城市与村庄之间,充斥的不仅仅是“乡韵”的遗失,还有被毁的精神家园。由此可见
A.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B. 文化的发展总是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C.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D. 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