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汉景帝第三子刘德非常喜好儒学,但当时儒学还未成为正统,经过秦末的战争,典籍留存很少,读书人也是凤毛麟角,想恢复儒学谈何容易?刘德应时而起,将其毕生精力投入到了对中国文化古籍的收集与整理之中。他不畏劳苦,身体力行,足迹遍布洛阳、山东、河北等地,从民间所得之书有《诗》、《左传》、《周官》、《礼记》等,多达几十种。他亲自参与了古籍的整理工作,重用名儒,广招学士,对所得之书进行研究、整理;刘德整理古籍的态度极为严谨,对残缺不全、字异文非和不同版本的古籍,必组织群儒进行研讨辨析、勘误订正、精心校理后,才整理成册。经过艰苦的校勘工作,刘德整理出诸如《诗》、《书》等大批正本古籍,数量上超过了当时国家藏书,对后来西汉治国理政主导思想的确立产生重大影响。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知识,说明刘德收集整理古籍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

(2)当今时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为什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请列举两条理由。

 

(1)①亲自参与收集整理古籍,在劳动和奉献中不断实现人生价值;②依托民间资源和名儒学士支持整编古籍,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③坚定理想信念,克服困难,用毕生精力严谨整理古籍,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2)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国家文化、民族文化兴盛,是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必要条件。②国家文化兴盛才能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反对霸权文化的渗透。③民族文化兴盛才能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蚀,才能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的活力。 【解析】 本题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与综合国力、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等知识的把握,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1)本题考查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知识,设问指向刘德收集整理古籍对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解答时首先明确知识要求,包括: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然后调动运用上述知识,结合刘德收集整理古籍的做法分析对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 (2)本题设问指向当今时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为什么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请列举两条理由。本题实际是考查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我国的做法,是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中秋节连接着中华民族对于传统价值观的传承,更承载着一个民族共同的情感认同和文化记忆。它滋养了中国人对故土的依恋、对美好的向往、对幸福的追求、对收获的期盼。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材料二皎洁的明月在圆,中国在圆,百姓的日子在圆,建设美丽中国的前程,也在圆。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传承中秋节传统文化,共享美丽中国幸福感,此为亿万国人心底之声。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中秋节是如何凝聚共同的民族情感的。

(2)明月寄托着对国家昌盛,生活幸福的期盼。请你为中秋传统习俗的传承提出两条建议。

 

查看答案

    山东省济宁市在着力当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该市在深入挖掘儒家文化深厚内涵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其对该市当前发展的意义,探索建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示范城市的路径,让传统文化新起来;开展了一系列“国学夏令营”、“市民大舞台”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走向社会、走进人心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聚力打造文化产业“新引擎”,加快推动三孔旅游、美猴动漫、等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扶持文创企业快速发展推动传统文化兴起来;坚持交流与贸易并举、“请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精心策划对外文化交流项目,文艺精品成功走出国门,先后赴奥地利、匈牙利等国进行文化交流,推动传统文化走起来……经过多年不懈努力,该市成功入选2018中国文化竞争力十佳城市,被评为“文化交往活力城市”。

结合材料,说明济宁市是如何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

 

查看答案

“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网上展馆以新媒体平台为依托,运用3d模型技术,采取多媒体互动叠加图文、音视频等形式,让人们通过电脑或手机沉浸式、漫游是自主体验参观详细了解展览内容信息,身临其境地感受我国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这告诉我们

①现代科技比传统文化更能感染人

②现代科技可以创新文化的呈现方式

③现代科技能增强人们的民族自豪感

④现代科技促进了优秀文化的传承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富兰克林曾经说到:“贫穷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以为命中注定贫穷或定老死于贫穷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扶贫要先扶志,要从思想上淡化贫困意识”,从思想上拔掉贫困户的“穷根”,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鼓励和引导他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财富、创造幸福。扶贫要先扶志的原因是

①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文化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

③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在扶贫中发挥重要作用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劳动者素质的提升对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华老字号,无论是始于清朝康熙年间提供中医秘方秘药的同仁堂,还是明朝中期开业以制作美味酱菜而闻名的六必居,均因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享誉中外。这说明

①中华医药内涵丰富,经久不衰

②中华文化风格独特,源远流长

③中华美食异彩纷呈,脍炙人口

④中华韵味影响广泛,独领风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