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7月12日,江苏南通大学一位名叫汤渊的退休老教师病逝,把这座城市很多人的记忆拉回到24年前。汤淳渊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莫文隋”。“你要问我是谁,请莫问我是谁,风雨中我是一把伞,干渴时我是一杯水…”1995年,南通一位自称“莫文隋”的人,多次汇款帮助当地贫困生,感动全城。大家寻找他时才明白,“莫文隋”就是“莫问谁”因此,创作了歌曲《莫问我是谁》,一直传唱。一个人点亮一座城,南通人发现,原来身边有许多“莫文隋”:社会福利院收到共计4000多元的汇款单,汇款人落款是“魏群”(为群);房产局收到两封给职工“吴铭”(无名)的感谢信,对他寄钱给患病少年表示感谢;一位化名“任友琴”(人有情)的市民,先后两次给孤寡老人捐款…无数凡人善举,让这座城市处处充满温暖,被人称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南通现象”。20多年间,南通市全民学习“莫文隋”,他却从未走到镜头前,他这样解释:“我做的都是平凡小事,人人都可以做到,只要你有这颗心”。“莫文隋”老人走了,但他的故事还在延续,全市志愿者人数,已由当年学习莫文隋之初的34人发展到今天的120多万人…,他们将“莫文隋”精神传播至全国及海外。
“莫文隋”就是当今的“雷锋”,3月5日学雷锋活动日。某校要开展“学雷锋,传递正能量”的演讲,请你为该演讲列出三条提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壮阔的发展历史中,中华民族奋斗自强,孕育出伟大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历经变革发展,伟大民族精神的内涵不断丰富。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披荆斩棘、砥砺奋进,取得经济社会发展奇迹,也积淀了丰硕的精神财富。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体现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锐意变革,开放包容、合作共赢,不懈奋斗、持续追求等方面,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激励亿万人民砥砺奋进。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需要继续弘扬改革开放精神,激励我们在新时代创造新的更大奇迹。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改革开放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2)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知识,说明为什么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需要继续弘扬改革开放精神。
福建泉州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是“东亚文化之都”和“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每到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南音、大鼓吹等多种闽南民俗活动都会把泉州变成欢乐的海洋,泉州也在充满烟火气息的传文化洗礼中不断发展。泉州没有因为千年的文化辉煌而因循守旧。近几年,以“源和1916”“创客领如how”为代表的文创产业园正快速崛起,吸引了大批文创工作者加入到古城“萌新”的队伍中,为泉州注入了新时代的文化“血脉”,实现了“现代不失传统,时尚不离乡土”。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结合材料,从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角度,分析泉州文化为什么能够实现“现代不失传统,时尚不离乡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包括数字报纸、数字电视、触摸媒体、手机网络等,它具有报刊、广播等传统媒体所没有的交互性、即时性、海量性、共享性。习近平明确指出:我们要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使主流媒体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让主流媒体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如何让主流媒体占据舆论传播的制高点。
全国各地各部门广泛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初心”和“使命”之所以如此重要,主要是因为它们
A.能够彰显文化自信 B.能够促进科学素养
C.关乎党和国家事业成败 D.已被党员干部淡忘
2019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习近平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追溯历史,经历了5000多年的艰难困苦,“中国依旧在这儿”,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文化的强大精神力量。这表明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中华文化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C.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D.中华民族精神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2.习近平强调,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自己首先立身要正。这要求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
①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能力
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④扎根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