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季,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的义务教育语文教材在全国投入使用,新编语文教材所选古诗文数量有所增加,保留了大量革命传统经典篇目,并且教材还选取了部分来自不同国家的名家名篇。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角度看,此次改编体现了
①中华传统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
②汲取人类优秀思想文化,丰富民族精神的内涵
③优秀传统文化只有通过文化载体才能更好地发展
④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希腊左联党国际书记布尔诺斯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建设美好世界主张,是超越民族国家和意识形态的“全球观”,彻底摒弃了冷战思维,表达了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和平发展的积极愿望,蕴含着中国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哲学思想。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文化基因在于
①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
②中国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③中国当代波澜壮阔的外交实践
④中华民族求同存异的宽广胸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花鸟画是中国传统的三大画科之一。千百年来,中国花鸟画在演变和发展过程中,总是迎合着民族和时代的情感需要,通过主观的诗性和文学性审美方式抒情达意、托物言志,形象地展现着中国人的宇宙观和自然观。中国花鸟画经久不衰的原因在于它( )
①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情趣
②蕴含着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哲理内涵
③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④彰显着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无论你是功成名就,还是漂泊在外,汉字便是一种寄托。只要有方块字的伴随,你就会有很多慰藉、很多寄托。因为无论是象形还是指事,无论是会意还是形声,都已经成为方块字的魂魄,每一个字都有深远的来历,每一个中国人就是那“一撇一捺”。材料表明()
①汉字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②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③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质
④汉字是维系中华民族的情感纽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光明日报》与科大讯飞联合研发了第一张智能化“有声报”,通过“语言+内容”“数据+思想”,将每天报纸的文字内容转化为声音内容,逐步实现智能化、个性化听读,满足了受众对新媒体产品的新需求。材料表明()
①文化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文化传播手段的创新推动先进文化的创造和共享
③传播手段与传播形式的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根源
④现代科技有助于提高思想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人类文明始终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相遇相知中向前发展。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在“相遇”中向前发展,表明文化交流能促进文化的发展
②从“相遇”到“相知”,是民族文化消除差异逐渐融合的过程
③“相知”是因为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和普遍规律
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是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基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