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哲人说得好,一种声音谈不上动听,一种颜色构不成五彩,一种味道算不上佳品,一种事物则无法比较。我们看到,不同的色彩构成最美的图画,万紫千红才会有繁花满园,不同的音调产生最美的和谐,管弦琴瑟必然此起彼伏。“和而不同”是中国人自古尊崇的处世之道,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们应坚持“和而不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要重视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应提倡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共处,取长补短。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请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国为什么坚持“和而不同”?
(2)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时,应如何做到“和而不同”?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全会提出,坚持共享发展,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这将民生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十三五”规划纲要强调,在未来5年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十三五”时期将加快推进医药卫生、教育体制等民生领域的改革;将进一步全面推进住房、就业、社保、收入分配等诸多民生领域的改革。我国已经成功实现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阶段性任务,下一阶段应该着力去实现共同富裕,让每个公民能更加公平地分享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提出“民富”及“共享发展”的依据。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促进“民富”及“共享发展”实现。
浙江嘉兴南湖岸边的“红船”,真实地再现了中共一大南湖会议的历史场景,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心目中的革命圣物,更被公认为“党的摇篮”,向人们诉说着建党伟业的“红船精神”。材料表明
①文化与经济能相互交融
②文化自身具有相对独立性
③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④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性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9月4日晚,西湖之上,月光之下,G20峰会文艺演出“最忆是杭州”震撼盛放,《春江花月夜》《采茶舞曲》《梁祝》《高山流水》《天鹅湖》《月光》《我和我的祖国》《难忘茉莉花》《欢乐颂》向世人讲述西湖元素、杭州特色、江南韵味、中国气派和世界大同的故事。“最忆是杭州”的震撼,诠释的是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包容性
③文学艺术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标志
④传统文艺对今天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苏绣发源于江南苏州吴县一带,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刺绣艺人结合绘画作品进行再制作,所绣佳作栩栩如生,笔墨韵味淋漓尽致,有“以针作画”“巧夺天工”之称。苏绣集苏州文化之大成,没有桑基、织造就不会有苏绣;没有秀美山水的孕育,也不会成就今日的苏绣。这表明( )
①苏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脉相承
②苏州的地理环境决定了苏绣文化的独特性
③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是苏绣文化发展的源泉
④苏绣文化发展是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结果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③④
有一位本土设计师,花了整整两年的时间,重新设计了我国34个省市的图形字体。如下图所示
如果从文化生活角度对这些作品进行评价,你认为以下观点最合理的是
A.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B. 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 兼收并蓄,求同存异
D. 否定传统,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