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文化为媒,讲中国故事。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处处点亮文艺...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文化为媒,讲中国故事。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处处点亮文艺之光。历史经典连连看:《永不消逝的电波》、《草原英雄小姐妹》等舞台剧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原创,融入青春色彩、红色记忆等元素,再现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文创产品吸眼球:来自全国的705家文化机构携1169个演艺作品及5757种文创产品参展,历时4天的文创产品博览会,吸引了5万多人次观众参观,文创产品现场销售及签约额达3400多万元,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文艺作品接地气:为办好这场“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艺术节组委会提出了“十百千”的目标和计划,即“十万观众进剧场,百万观众在现场,千万观众在线上。”在积极推动艺术节的优秀作品进剧场进展览馆的同时,还走进社区、校园、商场、公园、部队开展各种惠民演出活动。科技助力广传播:本届艺术节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极大提升了艺术节的影响力和覆盖面。网络直播首次全流程介入艺术节,31台剧目18次移动端直播点击量近1420万人次,22场全剧网络直播点击量5270万人次,直播总点击量近6700万人次。“云上群星奖”专题总访问量4428.5万人次。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处处点亮文艺之光的

原因。

(2)某校准备举办一次校园艺术节,请你为举办好艺术节提两条建议。

 

(1)①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经典力作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再现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借助文化产品博览会,文化艺术节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③人民大众是社会主义文化创造的主体,又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服务对象。通过实施“十百千”计划,把艺术节办成了“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 ④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更好地传播文艺节目,扩大艺术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①创作弘扬正能量、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审美需求的作品。 ②形式多样,音乐、美术、体育等形式不一而足,吸引更多学生参加。 ③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解析】 本题以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为情境,(1)考查文化生活知识的运用,由于没有限定教材知识点范围,所以需要归纳材料信息,把材料的中心意思与教材知识点相联系来组织答案。(2)为开放性试题,为学校艺术节提建议,符合主题即可。 (1)材料中,对历史经典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原创,说明由于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因而取得了成功;材料中,文创产品现场销售及签约额获得突破,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说明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因而通过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发展了文化生产力,点亮了文艺之光;材料中,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说明坚持人民大众是社会主义文化创造的主体,因而点亮了文艺之光;材料中,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说明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通过大众传媒,扩大艺术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因而点亮了文艺之光。 (2)从艺术节的内容方面,创作弘扬正能量、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审美需求的作品; 从艺术节的形式方面,形式多样,音乐、美术、体育等形式不一而足,吸引更多学生参加; 从艺术节的举办方面,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从艺术节的参与方面,不求专业,重在参与; 从艺术节的宣传方面,用现代传媒,展现校园文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8年7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做好暑期网络视听节目播出工作的通知》指出,对于偶像养成类节目、社会广泛参与选拔的歌唱才艺竞秀类节目,要确保节目导向正确、内容健康向上方可播出。此举意在

①抵制和取缔落后文化,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弘扬正能量,发展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③倡导高雅文化,引领社会主义良好社会风尚建设

④奏响主旋律,引导娱乐节目的健康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我国是一个数千年农业文明古国,古代就有庆五谷丰登、盼国泰民安的农事节庆习俗。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设立和举办此节日有利于:

①复兴农耕文化,弘扬中华农耕文明

②发挥农耕文化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③展现农村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

④具体展示农民情感,助力乡村振兴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随着文化市场的发展,历史名人、“名人故里”之争日益激烈,一些地方无视历史事实,凭空臆造“历史人物”搞旅游开发,把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作为“文化名人”来开发,甚至利用文学作品中的负面人物形象举办主题文化活动。对此,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加剧了对文化资源的争夺

B.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就能推动发展

C.加强管理和正确引导才能促进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D.一些地方文化创新能力弱,发展文化产业的手段单一

 

查看答案

“红船精神”,即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的基因,在随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而一步步展现出来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中存在着。“红船精神”一直激励和鼓舞着我们党带领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可见“红船精神”

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断发展的产物

②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体现

③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④是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正确的是: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②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③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

④中华民族精神创造了中华文化的新的辉煌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