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升民众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当前...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升民众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当前,我们正在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作为中学生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从“重视GDP”到“持续协调发展”,再到“绿色"理念的提出,说明党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的感受。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脚踏实地,不懈努力,一定能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美好愿景。

材料二: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公民绿色意识的提升对环境保护意义重大。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中,增加了许多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的内容。中国正在将“绿色发展”从理念变为实际行动,努力实现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1)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绿色发展”的认识。

(2)运用意识能动性的相关知识,说明公民应践行“绿色”理念的重要性。

(3)中国正在将“绿色发展”从理念变为实际行动,请你为中学生参与“绿色发展”提出两条建议。

 

(1)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在实践中认识、检验和发展真理。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从“重视GDP”到“持续协调发展",再到“绿色发展”,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过程。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从“重视GDP”到“待续协调发展”,再到“绿色发展”,说明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与发展。 (2)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有理由相信一定能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3)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解析】 本题以生态环境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绿色发展”理念的落实和践行为材料,从《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材料与知识的整合能力,考查考生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绿色发展”的认识。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相关知识,两个关键词:真理、认识,结合材料可以确定解答本题的知识角度主要是真理具体性条件性、认识反复性无限性条件性。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真理具体性条件性角度:联想主干知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要在实践中认识、检验和发展真理。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从“重视GDP”到“持续协调发展",再到“绿色发展”,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追求和发展真理的过程。 ②认识反复性无限性条件性角度:联想主干知识: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从“重视GDP”到“待续协调发展”,再到“绿色发展”,说明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与发展。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运用意识能动性的相关知识,说明公民应践行“绿色”理念的重要性。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意识能动性的相关知识,主要两个层次:意识活动的特点、意识的能动作用。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知识角度:联想主干知识: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意识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要求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有理由相信一定能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第(3)问,本题要求考生为中学生参与“绿色发展”提出两条建议。知识范围未做限定,属于宏观考查。试题具有开放性,考生围绕主题,把握要求,多角度思考。结合试题情境自身身份及生活的环境,考生可以思想上、行为上提出建议,可以从“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保护环境、行为习惯上提出建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车。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将加强粤港澳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带动中南、西南的发展,并将辐射东南亚、南亚,这是中国经济战略布局的一次伟大创举。

港珠澳大桥自2009年12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建设者们在为期八年多的施工中,克服重重困难,突破多项技术难关,打破了中国建桥史上里程最长、制造标准最高、难度最大三项记录。自工程开工起有上千名科技工作者参与港珠澳大桥的技术攻关,创造了400多项新技术、7项世界之最。港珠澳大桥的奇迹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其背后凝聚了无数人多年心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如此庞大的工程得以顺利完成,背后是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和全体建设者的默默付出……

(1)运用事物联系特征的相关知识,说明港珠澳大桥建设的意义。

(2)港澳珠大桥的建设过程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需要:

一、科学立法,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

二、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只服从事实,只服从法律,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三、全民守法,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1)运用唯物论的相关知识,揭示“只服从事实,只服从法律”的哲学依据。

(2)运用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说明推进“全民守法”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开始了今年的第5次地方考察调研之行,目的地是祖国北部边疆——内蒙古自治区。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第二次考察内蒙古。习近平对内蒙古生态环境保护十分关心。早在2014年考察内蒙古时,习近平就指出,要积极探索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建设美丽草原、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贡献。

现如今,“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这是内蒙古半农半牧草原上恢复生态、建设“美丽中国”的场景。草原散养牧鸡,鸡吃草籽、昆虫,不用饲料添加剂,提高了肉蛋品质、增加了牧民的收益,又能有效控制草原虫害。牛羊饲料改成农田秸秆,既可以让过度放牧的草场得到休息,又把大量秸秆变废为宝,避免其田间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而粪便或沼渣还田又增加了农田地力。这一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1)运用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分析说明材料中内蒙古做法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内蒙古这一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原因。

 

查看答案

2019年5月2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问题导向,因势利导、统筹谋划、精准施策,推动改革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告诉我们

①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②搞好局部才能使整体的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

③要立足整体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④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中国经济发展正在步入新常态。新常态,就是中国经济将在速度上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在结构上体现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在动力上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哲学上看,新常态体现了

①新事物总是后于旧事物而存在②事物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③事物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④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