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棚户区改造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截至2017年10月,全国棚户区改造已累计使8000多万住房困难群众“出棚进楼”,相当于整整一个欧洲大国的人口数量。世界银行低收入住区研究顾问因此感叹,中国推进的棚户区改造体现了“对贫困人群住房、收入和利益的保障”。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①人民民主专政的优越性得到进一步体现
②我国贫困人群的政治经济权利进一步扩大
③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具有物质保障
④我国公民真实地享有政治自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月2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在北京举行。
在台湾近代史上,台湾文化承受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但台湾同胞始终保持中华民族的尊严和中华文化的特征。120多年前的甲午,中华民族国力孱弱,导致台湾被外族侵占。旅日作家萨苏说:“我们可以看到,1919年在台湾拍摄的照片中,台湾士绅的服装依旧是没有顶戴花翎的清朝士绅服装,保持中华衣冠,这一点难能可贵。”在这次战争后,台湾人民一直坚持着“中华衣冠”。近年来,博大精深的妈祖文化更是吸引了众多的台湾同胞前来大陆寻根问祖。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血浓于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认同,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的事实是任何人任何势力无法改变的。
(2)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在青年,请就两岸青年学生如何增强促进祖国统一的责任担当提出三条建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我国杂交水稻研发团队长期不懈奋斗,持续创造,不断挖掘水稻高产的潜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和世界粮食生产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几十年来,研发团队奔走在试验田和实验室,解决了杂交水稻育种的一系列关键性难题。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育种;1989年,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获得成功;1997年,开启了第三代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兼顾了三系法和两系法育种的优点;2017年,创造了亩产1149.02公斤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记录。
为助力国家水稻产业升级,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稻米的需求,团队进一步确立了培育“量质齐升”稻种的攻关目标并取得了新的突破,培育的适宜盐碱地种植的“海水稻”试验品种已经适应了5‰盐度的海水灌溉。
作为水稻育种专家的杰出代表,袁隆平院士将全部精力倾注在杂交水稻事业上,他主持举办国际杂交水稻技术培训班50多期,培训来自亚、非、拉美30多个国家的2000多名学员,并多次到国外指导杂交水稻研究与生产。
我国杂交水稻研发推广为什么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共产党被网民亲切地称为“史上最牛创业团队”。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1949年建立新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1990年基本解决人民温饱问题,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著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生活垃圾与日俱增,引发诸多环境问题.从2019年起,我国将在46个城市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制度,将垃圾分为:
可回收物,主要包括纸类、金属、塑料制品、纺织类、废旧电器等。这些垃圾可以经再生资源回收网络进行处理,是垃圾资源化的主力军。据测算,北京每年通过资源回就可获得11亿元的经济效益。
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菜梗菜叶、动物内脏、残枝落叶等,主要用来堆肥、沼气发电。
干垃圾:干垃圾主要走指无回收价值、水分低的垃圾。这类垃圾可以通过焚烧提供发电、供热。
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废旧电池、废旧灯管、过期药品、杀虫剂容器等。这些垃圾可以经过专业公司进行无害化处理,然后单独回收或填埋。
分类投放生活垃圾,在不增加垃圾处理投资的前提下,实现物质利用和能量利用,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
结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产生太量生适垃圾的主观原因,并说明垃圾分类投放处理的意义。
习近平反复强调坚定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他把理想信念看作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精神支柱”“安身立命的根本”,比喻为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总开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这些论述蕴含的价值观道理是( )
①理想信念是价值观的核心和灵魂
②理想信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动力
③理想信念是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标准
④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取决于文化水平的高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