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当前,我国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依然严峻。为此,国务院于2014年5月15日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根据《行动方案》,今明两年,我国将努力实现单位GDP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碳、氨氮、氢氧化合物排放量分别逐年下降3.9%、2%、2%、2%、5%以上,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两年分别下降4%、3.5%以上。《行动方案》从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节能减排降碳工程,狠抓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强化技术支撑、进一步加强政策扶持、积极推进市场化节能减排机制、加强监测和监督检查、落实责任目标等8个方面提出了30项措施要求。
材料二在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时尚、低碳代名词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人们关注,虽然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存在整车设计技术亟待提升、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性能存在差距、能源补给不便、汽车先进节能技术尚未完全掌握、新能源汽车在私人领域的推广仍然面临着“桎梏”等问题,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的制约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但是,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方向,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存在诸多优势,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抱有乐观预期。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制定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的正确性。
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摘取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发现青蒿素。屠呦呦获奖感言“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疟疾的传统疗法是氯喹或奎宁,但其疗效正在减低。上世纪60年代,消除疟疾的努力遭遇挫折,疟疾发病率再次升高。屠呦呦从传统中草药里找到了战胜疟疾的新疗法。她通过大量实验锁定了青蒿这种植物,但效果并不理想。屠呦呦因此再次翻阅大量医书,最终成功提取出了青蒿中的有效物质——青蒿素。这一发现的关键技术是屠呦呦本人提出并做出来采用乙醚提取青蒿素。正是屠呦呦百折不挠的毅力、默默奉献的信念、不断创新的精神,才出现拯救了成千上万生命的药物。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知识,说明发现青蒿素是实践推动的结果。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入新常态的今天,党中央、国务院立足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全局,提出和不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
材料“以红头文件的形式要求装修从业人员必须在指定协会办理诚信档案,但前提条件是要获得已被国务院取消的资格认定”某地这一荒唐做法经过媒体曝光迅速在全国引起热议,坊间用“国务院取消的认定在某市复活”这样的标题来表达不满。为了避免改革走不到末梢,为了防止基层老百姓“听得到改革的声音、见不到改革的样子”,最关键的是要避免改革“中梗阻”。这不仅需要自上而下实现改革的决心和压力层层传导,实现改革方案的上下对称,更需要地方政府在治理过程中真正从人民的需求出发,自觉打通改革的“最后一公里”。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地方政府应如何才能避免改革“中梗阻”打通“改革的最后一公里”。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上述论断说明的认识论道理有
①认识的真理性依主体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②认识的真理性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制约
③真理性认识能够经受住不断发展着的实践的检验
④真理性认识只有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推动实践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环路边,繁花点点,玉泉山下,绿意盎然……八百余公里城市绿道,串起北京的河道、青山和历史文化遗迹,成为人们散步休闲、健身赏景的好去处,在立交桥、环路、地铁奏响的城市旋律中,谱写了一段舒缓的和弦。城市绿道
①是城市建设中的新事物,实现了新事物与旧事物的相互转化
②使城市生活与山水田园形成有机联系,提升了城市的整体功能
③满足了市民休闲需要,说明事物的价值在于对客体需要的满足
④改善了首都人居环境,体现了城市规划中的人文关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在科技创新中,时常存在“管理孤岛”“资源孤岛”“信息孤岛”“技术孤岛”等现象,各子系统之间的资源、信息、人才等流动不畅,导致科技创新效率低下。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就要
①立足关键部分,充分发挥其对整体功能的决定作用
②克服封闭观念,实现系统中各个要素功能的最大化
③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处理问题,促进系统优化
④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