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1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1994年8月,党中央颁布《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提供了重要遵循,推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不断兴起热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的内外环境、形势任务发生很大变化,迫切需要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战略谋划,作出全面部署。《纲要》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新时代对爱国主义教育提出的新课题、新使命、新任务和新要求,以新内容、新形式、新载体和新思路谋划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努力使《纲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纲要》指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要广泛开展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引导人们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凝聚起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强大力量。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相关知识,分析国家为什么要制定和实施《纲要》。
(2)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施能为奋进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凝聚磅礴伟力。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3)某校团委拟举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我们在行动”主题活动,请你就活动方案提出三条具体建议。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70年民主政治发展的历程告诉我们,中国式民主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延续中国传统政治的“母版”,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西式民主的“翻版”,而是经过长期探索、反复比较、实践验证的“新版”。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带领人民逐步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形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开启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新纪元。改革开放后,我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各项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日益丰富。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越来越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中国式民主,始终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制度文明中的民主成分,注重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具有丰富内涵和鲜明特色。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中国式民主体现了哪些鲜明特色?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猪肉在国人餐桌占有重要地位,在中国居民的肉食消费中占比达到62%。为了稳定猪肉价格,8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综合施策恢复生猪生产,地方要立即取消超出法律法规的生猪禁养、限养规定,发展规模养殖、支持农户养猪,提升疫病防控能力,保障猪肉供应、增加地方猪肉储备等5大措施。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等多个部委接连出手,通过发补贴、给奖励、免通行费等措施促进猪肉保供稳价。8月30日,全国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强化市场监测预警,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和串通涨价等不法行为。9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落实猪肉保供稳价措施,适时启动对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
(1)简要说明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政府是如何解决猪肉问题的?
2019年11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
意见》。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表示,《意见》是关于农村土地政策的重大宣示,是“一不动百不摇”的重要制度设计。这项重要制度设计是基于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④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2019年9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指出,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改革开放,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都是在斗争中诞生,在斗争中发展,在斗争中壮大的。广大干部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这说明
①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并为斗争性所制约
②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敢于承认矛盾
③矛盾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④矛盾是斗争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漫画《惩戒有度》从哲学上启示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
①尊重学生人格②抓住时机,促成飞跃③坚持适度原则④遵循教育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