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为甲骨文发现120周年.甲骨文是一个文明的符号、文化的标志,意味着人类走出了结绳记事的洪荒年代。它虽然经过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书写形式的变化,但是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语法保留至今.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教授陈楠把甲骨文“开发”成表情包,成为年轻人微信中的“斗图”法宝。这一做法( )
①借助大众传媒这一文化传播的途径来传递中国符号
②积极利用当今现代化手段改变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③善于使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解读古老文化
④激活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文化发展的使命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古村落被建筑学家喻为“空间说书者”,传承着文化和历史。然而,这些穿越千百年、印刻着历史记忆的“说书人”,有的被不断加快的城镇化浪潮推倒,有的因村庄人口流失而陷入“空心村”或破败坍塌的危局,令人唏墟。我们要保护这些古村落,因为( )
①保护古村落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对展现文化多样性有独特作用
③保护古村落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④保护古村落是全面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必然要求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自孔子周游列国开游学风气之先,历代儒生学士背井离乡、负书担囊,游学成为古人的重要学习方式。圆梦顶尖名校、欧洲文化探秘、国际学生领导力峰会……各色名目赚足了家长的眼球。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教育理念的改变以及出国政策的优化,海外游学热的出现可谓应时当令。从文化传播角度看,海外游学
①在寓教于乐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③有利于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④源于对丰富多彩世界文化的尊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日:“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人者变,其色亦变。五人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这给我国的启示是
①反对文化建设的多元化取向,阻断不良文化对人们的影响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往往是无形的、被动的
③加强社会文化建设,提高人们文化的辨别能力
④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正能量的熏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婴儿时,长辈用筷子蘸各种味道教你辨别酸甜苦辣,是一种传承;孩提时,爸爸敲打你先下手夹菜的筷子,是一种明礼;长大后,你用筷子往妈妈的碗里夹上她爱吃的菜,是一种感恩……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关于家的味道、一种情感的记忆,南北不一,味道各异,但对家人的爱,却是唯一。从中我们可以感悟到( )
①筷子的使用在不同阶段传递着不同的情感
②“南北各异的家的味道”寓于“唯一的家人之爱”中
③每个人对家的情感源于其长期的生活体验
④人们对家的感悟取决于他的生活意趣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19年的两会,人工智能被第三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首次提出“智能+”。报告指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两会期间,新华社启用了AI主播,主持人白岩松有了分身机器人,人民网推AI机器人助力两会报道……这些新变化
①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魅力
②彰显了科技促进文化创新发展的独特作用
③证明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
④激发文化与经济交融发展的活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