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贺知章的《咏柳》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北宋曾巩对柳树却是贬抑与嘲讽,“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同是咏柳描写却不同,这说明
①诗歌创作是诗人意志的表达而不受客现事物制约
②人们在对客现世界进行反映时会受主观因素影响
③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会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
④对柳树的真理性认识也有自已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主旋律创作要准确把握宏大主题与个体叙事的关系,把握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用充沛的情感、动人的故事、严谨的镜头,鲜明的艺术语言,深情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以实现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
①要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②要将口碑和票房的双丰收作为创作的导向
③在文艺创作中要自觉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④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中国共产党建立以来,秉持“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焦裕禄精神”等,带领中国人民赢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等一系列伟大胜利。这一系列伟大胜利的取得
①取决于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②说明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
③佐证了优秀文化能够以其持有的感染力引领人们前进
④表明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作曲家张千一创作的大型交响套曲《我的祖国》,以交响乐队为演奏主体,同时穿插了女高音演唱,钢琴、巴扬的协奏,并融入少数民族音乐元素和经典歌曲旋律。这部交响乐随深圳交响乐团前往欧洲演出,感染了无数听众。这说明
①文化创新需要全面承传统文化②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中国文化发展需要外国认同④推动文化繁荣需要内容形式创新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019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于2019年10月22日亮相中国国家博物馆。近190件甲骨、青铜、玉石、书籍实物构成的叙事链条,共同讲述甲骨被发现与发掘的惊世过往,重温甲骨文背后的商周文明,致敬甲骨学者们的卓越成就。这说明
①物质载体为商周文化的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
②发展文化产业能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力量
③文字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④传统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人民的重要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多年来,中国在致力于自身发展的同时,始终坚持向经济困难的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帮助受援国增强自主发展能力,丰富和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坚持这样做的依据是
①坚决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发展中国家享有主权平等的权利
③中国优先维护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权利④中华民族与人类命运体戚与共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