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曾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看一看鲁迅,就会明白为什么我们的国民必须要觉醒;听一听《黄河大合唱》,就会感受到我们民族的觉醒与力量。以上材料说明()
①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③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载体
④文化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科学界曾认为,质子、中子是构成原子核的最小的、不可分的基本粒子。毛泽东根据辩证法观点,在1955年提出“基本粒子”必定是无限可分的观点。之后物理学家发现了比质子、中子更小的夸克粒子。这一事例说明 ( )
A.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 B.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不断发展
C.哲学是具体科学研究的基础 D.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
近百年前,爱因斯坦对量子纠缠“百思不得其解”,并提出一些疑问。2017年6月16日中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利用“墨子号”量子卫星在国际上率先成功实现了千公里级的星地双向量子纠缠分发,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空间尺度下严格满足“爱因斯坦定域性条件”的量子力学非定域性检验。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②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和以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③认识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螺旋式发展的
④人们可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强调:“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高出于社会之上。” 这种唯物主义学说( )
①否定了实践活动是形成人与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物质基础
②肯定了人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
③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④肯定了环境是人的思想观念形成和变化的客观前提,否定了环境对人的精神面貌和伦理道德观念起着决定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于敏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对中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并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于敏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2018年,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其改革先锋称号。这表明
①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得到社会的承认
②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③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
④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制度已与古代社会根本有别,尤其是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既与古代社会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传统的价值有些可以直接应用,有些则必须加以改造,并因应时代问题和需要,重新加以整理、概括,使之成为新的时代的核心价值。”这说明
①价值观应随社会发展而与时倶进
②价值观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③价值选择因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④事物价值的转换依赖于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