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由于几十年来大规模开发北大荒,致使黑龙江平原生态环境恶化,87亿吨地表水随之流失,湿地面积由上世纪50年代的34000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的4490平方公里。
材料二:2005年10月17日,神舟六号安全“回家”。我国有关负责人透露,2007年前后,中国航天员将实现太空行走。除了实现航天员出舱行走以外,在2009年至2012年,我国还将发射目标飞行器,实现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为未来建立永久太空站打下基础。
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
瑞士昆虫学家保罗·米勒因发明DDT,于1948年获得诺贝尔奖。DDT因其稳定性等优点,一度大量生产普遍使用。后来人们发现DDT的使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被绝大多数国家禁止使用。化学工作者经过不懈的努力,研制出多种新型杀虫剂,代替了DDT农药,既能杀灭害虫,又能减少污染。从对DDT认识的发展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认识论启示( )
A.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追求真理的过程是永无止境的
B.物质决定意识,我们应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世界上无所谓真理
“当数学原理用于现实时,是不确定的,当它们确定时,又不适用于现实。”这表明
①任何真理都有其使用的条件和范围
②真理与实践不具有统一性
③认识的发展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④有的真理是确定的,有的真理是不确定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爱因斯坦说:“谁要是把自己标榜为真理和知识领域的裁判官,他就会被神的笑声所覆灭。”这表明( )
A.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B.人类永远不能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神或上帝永远是绝对真理的拥有者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毛泽东同志指出:“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这段话说明( )
A.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B.人们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是丰富认识、发展认识
C.人们认识世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回到实践中去,为实践服务
D.人类不是为了实践而认识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句话告诉我们( )
A.认识来源于实践 B.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