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某地结合当地特色,围绕“一溪三轴连四区,多点汇文湖”的布局,打造集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产业发展及乡村旅游于一体的美丽乡村。这说明该地( )
①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按客观规律办事
②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提出具体发展思路
③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客观与主观相统一
④充分挖掘本地优势资源,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8年2月发布的《中国话语海外认知度调研报告》显示:近两年中国话语在国外的认知度大幅提升,汉语拼音“中为洋用”正在成为英语圈国家的一种新现象。“春节”“气功”等中国传统文化类词汇知名度排前,“高铁”“支付宝”“网购”等新兴词汇、“中国梦”“一带一路”等新时代政治词汇获得较高关注。这说明
①文化的价值取决于文化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②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传播的主要内容
③中外文化交流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不断变化发展
④科技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强文化影响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国庆70周年大阅兵举世瞩目,中央电视合成功运用5G技术,向全球进行了全景式、立体化的4K高清同步直播。这表明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
①已成为最直观最常见的传播媒介②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
③已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④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强大功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文化事业繁荣兴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进一步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10年的2.75%稳步上升至2017年的5%,年均复合增速达15. 8%,预计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为5.2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10. 6%。这意味着
①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日益突出②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完全同步
③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②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③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刀把楼、北京结、天梯、鹰飞倒仰……”箭扣长城因其形如“满弓扣箭”得名,城楼和山崖融合在一起,残垣断壁,雄浑苍凉,别有一种深沉之美,是明代长城最险段之一。箭扣长城的修缮不求结构完整,而是保持其残缺状态,开发方式也将区别于其他传统景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①箭扣长城作为长城文化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②“箭扣之美”具有独特性,修缮和开发方案应量身打造
③文化具有继承性,“箭扣之美”来自时间,越古老的文化越有价值
④文化需要发展,只有旅游开发才能让长城文化“活”起来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