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孙子兵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盛典”。《孙子兵法》诞生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但它在近现代的军事斗争中仍然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20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军事家频频运用孙子的思想来研究军事问题。今天,《孙子兵法》一书已经出现了约30种文字的版本。其中的某些观点,如“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强调慎重对待战争和控制战争的思想,注重联盟战略的“伐交”思想等,由于契合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而愈加显示出宝贵价值。
材料二
《孙子兵法》在非军事领域的运用研究至20世纪下半叶出现了高潮。50年代,出现了“兵法经营管理学派”,其影响波及世界各地,形成了经济领域《孙子兵法》研究的热潮。此外,人们还从哲学、医学、体育竞技、系统科学、决策学、心理学、语言学、数学、预测学、行为学等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孙子》,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孙子兵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有国人认为,不应该让它传播到国外。对此观点,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2)运用真理与矛盾的相关知识,将《孙子兵法》应用到非军事领域研究必须注意哪些问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为了加强党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的统一领导,整合反腐败资源力量,建立覆盖国家机关和公务人员的国家监察体系,经中国共产党提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和监察法,在国家机构中增设“监察委员会”,同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合署办公,实现了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的有机统一,开启了中国特色法治反腐的新篇章。
材料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然而,近年来,香港社会有些人混淆视听,鼓吹香港有所谓“固有权力”“自主权力”,为对抗中央制造理论依据。对此,中央有关部门明确指出,鼓吹香港有所谓“固有权力”“自主权力”的观点是非常错误的,这是否认或歪曲中央对香港的管治权。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实现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有机统一的理由。
(2)结合材料二,请你为中央政府提两条建议。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琴韵》理解正确的是( )
①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
②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界无关
③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④只要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农谚说:“蚯蚓叫,大雨到。”一位农民气象员对此感到怀疑,经过反复观察和实验,他发现下雨前鸣叫的是蝼蛄而不是蚯蚓,于是把这条农谚改成了“蝼蛄叫,大雨到”。经过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他又发现“春秋蝼蛄叫,大雨定会到”,但“盛夏蝼蛄叫,大雨不会到”。这表明
①亲身的实践经验比他人的实践经验更可靠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的学生曾问:老师,您知识如此渊博,怎么还觉得自己很无知呢?芝诺顺手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说,小圆是你们的知识,大圆是我的知识,这两个圆的外面就是无知的部分,所以我接触无知的范围就比你们广。芝诺的说法蕴含的哲理是
A.无知是达到有知的根本动力
B.无知是相对的,有知是绝对的
C.无知和有知相互依赖、相互贯通
D.无知和有知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中国旧体诗多以中原及周边地区的生活为题材。进入近代,随着人员交往、文化交流的增多,中国旧体诗出现了反映西方社会的内容,如“地冷宜亲火,楼高可摘星”反映伦敦的阴冷气候和城市风貌;“开函喜动色,分明是君容”反映照片给远方亲人带来的喜悦。从中国旧体诗内容的变化可以看出
①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是人的反映方式的变化
②没有被反映者就不可能有任何意识的内容
③有什么样的意识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反映对象
④意识内容的变化根源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