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童学的第一首诗,不是“曲项向天歌”,就是“床前明月光”。中国诗有的格律诗词飘逸浑雄、沉深博大,抒情言志,留下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等无数的千古绝唱,体现了中华文化之大美。它源于先秦,盛于唐宋,成为中国文学群山之高峰。而明清之后特别是“五四”以后白话诗和欧化诗盛行,中国格律诗词衰微,已鲜有可传世之作,有学者对此深感忧虑。这一忧虑
①蕴涵了对中华诗词创新性不足的忧虑
②反映了推动中华传统诗词走向复兴的自觉
③道出了对中华传统诗词高峰后人难以逾越的感慨
④表达了中华诗词创新须保持民族文化特质的愿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中央电视台成功对建国70周年进行了全景式、立体化直播,这有赖于航拍机、微型摄像机等新技术、新设备的运用。这表明大众传媒
A.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C.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因素 D.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今年春节期间,“欢乐春节”上海戏剧学院艺术团在英国四地巡演,为英国观众带来了中国古典舞、民族舞、京剧、昆曲、手偶等形式多样的表演,送上了中国新年的问候,受到热烈欢迎。这反映了
A. 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B. 中华文化已成为世界主流文化
C. 民族节日是文化成就的标志 D. 中华文化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2019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20余万军民以盛大的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欢庆共和国70华诞,这次庆祝活动既是一次成就展,也是一次实力展,更是一次精神展,它激励着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奋勇前进。这说明
A.文化能满足人们的各种精神需求 B.文化促进社会发展
C.文化是由人们创造和享用的 D.优秀文化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中央决定,到2020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农村扶贫要加强贫困地区乡风文明建设,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改变落后风俗习惯,善于发挥乡规民约在扶贫济困中的积极作用,激发贫困群众奋发脱贫的热情。这说明
①乡风文明是贫困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价值追求
②乡风文明能够为贫困群众奋发脱贫提供精神支撑
③文化能够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
④文化直接成为了改变贫困的物质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创作最牢靠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扎根生活扎根人民,社会主义文艺是属于人民的文艺,艺术家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踏坚实的大地,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应当确认识和处理好文艺与人民.生活.时代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积极投身改革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潮流,在深人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卓越文化创造,弘扬创新精神,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不断推出讴歌党.祖国.人民.英雄的精品力作,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努力铸就新时代中华文化的新辉煌,进而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1)结合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分析说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文化建设的启示。
(2)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针对网络文化中的不良信息,我们应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