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从最早提出设想到设计,再到开工、全线贯通、正式通车,历时35载。面对港珠澳大桥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工程建设者们开展了百余项试验,克服说不完的困难,战胜数不尽的挑战,将梦想变成了现实。这主要说明( )
①实践可以把头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②实践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物质性相统一的活动
③研究中获得的认识能够促进实践水平的提高
④实践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东坡志林》里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收藏家有一幅出于唐代大画家戴嵩之手的《斗牛图》,视若珍宝,时常取出炫耀观赏。有一次,一位农民看到了,在一旁窃笑;那人斥道:“你笑什么?你也懂画?”农民说:“我虽然不懂画,牛可是看得多了。牛在打架时,力气用在角上,它的尾巴都抽进两腿之间。可这画上的牛,正斗得起劲,而它们的尾巴却都翘了起来。画错了,所以我觉得好笑!”这个故事包含的认识论道理是
①缺乏直接经验的认识具有局限性
②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获得认识的途径和来源
③来自于亲身实践的认识才是正确认识
④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认识事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18年6月9日,袁隆平院士宣布,杂交海水稻技术攻关路线图已完成,将在全国六个省全面开展耐盐碱杂交海水稻试种示范攻关,力争2020年开始在全国大面积推广,并在未来三年内,在全国推广种植一亿亩杂交海水稻。从哲学上看,制定“路线图”的最终目的是
A. 建立海水稻的科学理论体系
B. 揭示海水稻的本质和生长规律
C. 指导海水稻的研制和推广
D. 发挥科学理论的作用,推进技术创新
人工智能的语言对话能力一直是科学家希望突破的领域。近日,IBM团队开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机器人“项目辩论者”可以在复杂话题上与人类进行论辩,这项研究的目标是通过提供以证据为基础的论点来帮助人类做出决策。该研究表明
①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②人工智能已成为思维运动的载体
③认识是实践的目的和归宿
④科学具有造福社会的价值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新华社等国家级媒体集中发布一则重要消息:2019年底计划发射首颗太空引力波探测技术试验卫星。引力波的发现,证实了100年前爱因斯坦的一项理论推导。由此可见
A.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B.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从“制度外”进入“制度内”,由“有益补充”上升为“重要组成部分”、“重要力量”。这个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上的变化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推动着认识不断向前发展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