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新中国是砥砺奋进的70年...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新中国是砥砺奋进的70年,是民生不断改善的70年,是广大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的70年。

材料一:2019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5%。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5.1%,衣着上涨1.8%,居住上涨1.7%,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1.0%,交通和通信下降1.5%,......猪肉价格上涨21.3%,鲜菜价格上涨5.1%。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7%,涨幅比上半年回落0.1个百分点。

近年来中国的价格改革步伐明显加快,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已基本形成,其中农产品领域的价格已经全部由市场决定。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对价格的监测预警,依法强化价格监管,规范市场价格行为,维持正常的市场价格秩序。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政府如何有效防止居民消费价格过快上涨?

材料二:2019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四中全会在京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家治理体系(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现代化是政治文明的重要表现,它以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为重要表征,以多种制度协同配合为保障。这就需要充分发扬民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应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供求影响价格,只有保持居民消费品的供求平衡,才能有效防止居民消费价格过快上涨。价值决定价格,只有保持或降低居民消费品的生产成本,才能有效防止居民消费价格过快上涨。商品价格在市场中形成,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但居民消费品价格的大起大落,也需要政府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政府可以采取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物价过快上涨进行调节和控制。 (2)①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②加强党的建设,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充分发挥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③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④政府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坚持依法行政,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提升国家治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⑤依法保障公民权利,增强群众参与国家治理的主体意识和自觉意识,提高公民政治参与能力,推动政府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 【解析】 本题通物价上涨的热点设置情境,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角度设置问题,考查学生国家宏观调控和政府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本题有两问: (1)第一步:分析设问,本题的知识范围是经济生活,属于宏观知识范围;分析对象是政府有效防止居民消费价格过快上涨;题型是措施类题。 第二步:根据题型在分析对象的指引下分析材料,在材料中提取问题类和政府做法类的有效信息:①2019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②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对价格的监测预警,依法强化价格监管,规范市场价格行为,维持正常的市场价格秩序。对问题类信息,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从国家的角度找出解决措施,即增加有效供给;对措施类信息用宏观调控的手段的知识加以概括即可形成答案。 (2)第一步:分析设问,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政治生活,属于宏观知识范围;分析对象是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措施;题型是措施类题。 第二步:根据题型在分析对象的指引下分析材料,在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①它以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为重要表征,以多种制度协同配合为保障。②这就需要充分发扬民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③加强党委领导;④发挥政府主导作用;⑤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对这些类信息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加以概括即可形成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正深刻演变,中国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心。

材料:2019年6月2日,中国政府发表《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白皮书,从中美经贸摩擦的影响、美方在磋商过程中的出尔反尔、中方对待磋商的原则立场等角度,阐述了中美经贸磋商的来龙去脉,澄清事实,有助于国际社会全面客观地了解真相。中方一贯主张通过对话来解决问题,理性对待中美经贸摩擦,对于贸易战,中国“不愿打,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的态度一直没变。白皮书强调了中方经贸磋商原则,即“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相向而行、诚信为本”,强调中方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决不退让。无论未来形势如何变化,中国都坚持做好自己的事情,因为“通过改革开放发展壮大自己,是应对经贸摩擦的根本之道"。

(1)结合材料,运用“国际关系和当代国际形势”的知识,分析中国应对中美贸易争端态度的合理性。

(2)我国政府发表的《关于中美经贸磋商的中方立场》白皮书是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

 

查看答案

随着当今时代的进步,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一些受化。青少年偏爱网络阅读,他们认为网络阅读携带方便、内容新颖、时效性强。中老年则偏爱纸质阅读,他们认为纸质书具有电子书不具有的厚重感、人文情怀、收藏价值。这说明

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的差异性

②价值观不同,人们选择的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也会不同

③价值观不同,人们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选择的对象也会不同

④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我国科技事业走过不平凡的发展之路,印证了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但是,我国科技创新仍存在行政干预过多、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相关制度规章不够合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不顺畅等问题。因此,加速我国科技创新步伐需要

①变革不利于科技创新的上层建筑

②变革不利于科技创新的生产关系

③使生产力适合生产关系发展状况

④消除不利于创新的社会基本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远程医疗、自动驾驶、智慧港口、智能制造……一个个创新应用,有望迎来更迅猛的爆发,构建起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促进企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表明

①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②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科技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理论创新和文化创新④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中国法治建设在实践中改革,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追寻良法善治。从“人治”到“法制”再到“法治”,从“以法治国”到“依法治国”再到“法治中国”,理论和实践上的路径,揭示了中国法治历经变迁的复杂历程,也展现了“治国凭圭臬,安邦靠准绳”的法治图景。中国法治历经变迁体现了

①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②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

③真理往往是在否认自身中发展的

④从认识到实践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