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宪法明确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从2014年10月始,《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苦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实现公民权利保障的法治化,并提出编纂民法典的立法任务。
2016年6月至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3次审议民法总则草案,并将草案审议稿公布征求社会公众意见,还到基层进行实地调研。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2019年8月23日,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这是该草案第三次提请审议,相比草案一审稿和二审稿,草案三审稿新增多个内容,包括明确人格权范围;重新定义隐私权,突出“不愿意为他人知晓”这一特点;完善了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将个人的电子邮箱地址和行踪信息也纳入保护范围。
民法是民事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它规范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同每个民事主体都密切相关。作为民法典开篇之作的民法总则,法律条文凸显对民事权利的尊重,加强对民事权利的保分。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体现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________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________机关,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行使全国人大的部分职权。
(2)中共中央强调要实现公民权利保障的法治化,并提出编纂民法典的立法任务,体现了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________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最根本的是把坚持________、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3)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3次审议民法总则草案,并将草案审议稿公布征求社会公众意见,这些做法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________,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________。
(4)此次民法修改了现行法律中己经不再适合时代发展的规定,补充适应新形势的相应规定。从认识论的角度,说明真理是随着________和________的发展而发展的。
(5)民法典人格权编草案从一审稿到三审稿的审议通过,这说明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________,质变是量变的________。
《平凡的世界》等优秀作品能够唤起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由此可见,这样的文学作品所发挥的作用己达到
A.以文化人 B.以理服人
C.以诚动人 D.以情感人
价值观对青年成长的重要性在于
A.事物的价值取决于人们的价值观
B.价值观驱动规范和制约人的行为
C.价值观决定着人们日常实践活动
D.价值观是对一种高尚理想的追求
全国道德模范黄志丽法官,扎根基层审判一线,坚持公正文明司法,14年办案5000余件,至今无一错案改判,无一投诉上访,有力地维护了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她的先进事迹彰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A.爱国敬业 B.艰苦朴素
C.追求自由 D.知行合一
习近平总书记说,广大青年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勇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上下求索.开拓进取,树立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的雄心壮志。其哲学依据是()
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B.矛盾的双方有主次之分
C.意识能直接改变客观事物 D.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依据
真理是人们
A.对客观事物表面现象的反映 B.对未来的美好愿望
C.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D.在实践中总结的知识体系